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马凌画廊最新联展——《焦虑之解剖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胡亦婷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Rachel Maclean,Massacre of the Innocents Reduced,

Rachel Maclean,Massacre of the Innocents Reduced, 2011, Digital Print

  (雅昌艺术网讯)2014年9月10日,香港马凌画廊展出最新联展《焦虑之解剖学 (Anatomy of Anxieties)》,展览由英国伦敦艺术机构Rowing Projects策展,展示11位知名艺术家的作品。

  据策展单位Rowing Projects介绍,此次参展艺术家包括Hans Bellmer (汉斯.贝墨)、Nicolas Ceccaldi  (尼古拉斯.塞卡尔迪)、Beth Collar (贝丝.哥拿)、Cui Xinming (崔新明)、 Patrizio Di Massimo (帕特里齐奥.迪.马西莫)、Laurent Grasso (洛朗.格拉索)、Andy Holden (安迪.候登)、Tetsumi Kudo (工藤 哲巳)、Rachel Maclean (莉曹.麦克莲)、Cindy Sherman (辛蒂.雪曼) 和艺术组合Superflex 。展出的作品透过黑色幽默、严肃的反讽、社会控制机器和建筑 (例如闭路电视、广播电视、芬兰赫尔辛基的地标 Stora Enso 大厦) 剖析社会大众的幻想 (fantasies) 和主流文化论述。同时,作品亦会探索一个人的自我 (self) 如何在人性自我扭曲的情况下崩溃,以及心理突破点以外的可能性。

  据悉,此次展览将从9月10日展至10月6日。

  艺术家简介

  Hans Bellmer(汉斯.贝墨, 1902 - 1975, 德国)

  Hans Bellmer透过人偶(doll)作品富超现实风格的身体扭曲和肢解,探讨个人创伤如何透过潜意识在身体上表达出来。内心的创伤可以令人重组思想上的「身体地图」,重新认知身体各部位(如手脚和性器官)。

  Bellmer 以创作大型人偶雕像和影像而闻名,他的人偶象征童年、女性、性幻想和政治迫害,人偶以各种神态和姿势呈现,反映人类不同的心理状态。展览展出一系列《Les Jeux de la Poupée》诗集中(由Paul Eluard于1939年著作)的经典相片,作为Bellmer人偶的舞台背景。

  Nicolas Ceccaldi (尼古拉斯.塞卡尔迪, 1983 年生于加拿大, 现居巴黎 / 纽约)

  Ceccaldi毕业于法兰克福 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 以「后人类主义」(post-human-inspired)雕塑而闻名。展品 Reality(2011) 糅合了闭路电视、芭比娃娃头、骷颅骨、蜡烛和三脚架,呈现一种情绪化、科幻、暗黑、后人类的扭曲美学,主流商品和次文化交叠出诡异的效果。

  Beth Collar (贝丝.哥拿, 1984 年生于英国剑桥)

  Collar 的作品跨越多个媒介,包括表演、录像、装置、手作和绘画,涉及实验考古学、历史、魔法和史诗等范畴。是次表演围绕一个用橡木雕刻的残缺男人头象,刺激我们反思多件历史事件,包括圣像破坏运动、施洗约翰和萨拉梅被斩头等;朗读、声音和跟人格化的头像亲密互动。

  Patrizio di Massimo(帕特里齐奥.迪.马西莫, 1983 年生于意大利, 现居伦敦)

  Patrizio Di Massimo的画作及装置艺术带有人格化色彩、家庭隐喻和精神分析结构。在作品 The Mistress(2014)中,手、身体、脚、臀都以不写实的角度重叠。两个满身胸毛、头长尖角的人从肢体堆中探头而出,尖角直指枕头正中的钮扣。作品到处是情色比喻,把性的意味推向极致。身体堆中突出一只庞大而带有毕加索画风的脚,让人联想到毕加索在1937 年创作的著名、充满隐晦性的作品 Guernica。

  Laurent Grasso (洛朗.格拉索, 1972 年生于法国, 现居法国巴黎)

  Laurent Grasso 是一位著名的印象派画家,擅长透过不同媒介,融合各种理论与知识,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分野模糊化。这次展出的作品 Polair(2007),在柏林和该城的电视塔取景,呈现悬浮的通电微粒子。影片让人不安、心生敬畏,彷彿亲眼看见一场罕见的天气现象,或者辐射灾难的前奏。影片令人既惊奇又不安,令人联想起画家一系列受文艺复兴风格启发的画作 Studies into the Past(2010-2012)。

  Andy Holden (安迪.候登, 1982 年生于英国)

  Andy Holden 擅于利用不同媒介探索日常用品人格化的一面。在他的 2014 年作品 Eyes in Space中,他在印有宇宙万象的墙纸上黏上转动的眼睛图案。这件大型作品一方面让观者觉得被卡通人物一样的狗仔队或被自己放大了的良心监视,一方面却把观者从日常的琐碎事务或环球政治中释放出来,让他们从外太空回望自己,然后发现人类整个历史与苦难,都不过是一个浓缩的蓝色亮体而已,一如 1972 年阿波罗17号登陆月球后拍到的地球照片。

  Tetsumi Kudo(工藤 哲巳, 1935 - 1990, 日本东京)

  Tetsumi Kudo(工藤 哲巳)的作品探讨假设性大灾难为世人带来的影响,例如核辐射引致的畸形人类、人为的破坏和没完没了的战争等。这些事件都给他带来不少精神压力,有时更会令他感到精神错乱。

  Rachel Maclean (莉曹.麦克莲, 1987出生, 现居苏格兰格拉斯哥)

  Rachel Maclean 的2011年数码版画作品The Massacre of the Innocents(无辜者的大屠杀)的创作灵感源自Peter Paul Rubens的一幅描绘大希律王滥杀犹太婴儿的宗教画影响。尽管不少人对后者的历史真确性存疑,画中故事本身也反映了一个现实:人类如何在这个媒体信息爆炸的年代逐渐自甘堕落。在Rachel Maclean 的作品中,Peter Paul Rubens画中婴儿头部遭受痛打的场面变成了一个滑稽的庆典。在Patrizio di Massimo和Rachel Maclean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以狂欢宴乐的方式呈现被虐状态的艺术手法。

  Cindy Sherman(辛蒂.雪曼, 1954出生, 现居美国纽约)

  Cindy Sherman 的摄影作品 Untitled 165出自其名为 Untitled 的电影照片系列。此系列可视为Cindy Sherman对通俗电影中的女性定型问题的反思和批评。照片中,艺术家本人戴着一个兔型口罩,样子彷如一只受惊的动物,半身躲在树后。作品反映了人类与动物(或男与女)之间的关系。Cindy Sherman在自己的作品中亲自穿上服装亮相,令人联想到Rachel Maclean也经常在其作品中扮演各种各样的奇怪角色。

  崔新明(1986年出生, 现居中国重庆)

  崔新明的油画透过仔细和生动的绘画风格反映了现今中国年轻一代躁动不安的一面。作品Sleepwalker – Summons(2013)描述了一班年轻人向着一个发光森林前进,我们可从画中看到一个人在个人成长阶段中常有的内心挣扎。作为一个艺术家,崔新明经常思考个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价值观。他视绘画为一个发表他的个人感想、观点、内心挣扎的渠道,让他创造各种各样难以置信的催眠场景。

  SUPERFLEX(1993年由 Jakob Fenger、 Rasmus Nielsen 和Bjørnstjerne Christiansen成立)

  由艺术组合 SUPERFLEX 创作的电影 Modern Times Forever 将于展览期间 24 小时播放。电影讲述芬兰赫尔辛基的地标 Stora Enso 大厦在往后数千年的发展。随后,这个由芬兰建筑师 Alvar Aalto (1898-1976) 设计的大厦分解成一个反映了芬兰廿世纪快速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现代主义尸体。






 
关键词: 马凌画廊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