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国学热与文化的回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国学教育却呈现出“复兴”状态,因此对国学和国学教育我们应给予正确认知。
现在提出的国学教育中,广义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优秀文化和学术成就,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狭义的国学教育即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国学,必须消除对国学的几种误解:误解一是有些人认为所有的国学都是落后的,不应提倡复兴国学。国学集中体现在传统的经史子集中,其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并且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有进步和落后两种因素,我们现在提倡的国学教育中的国学是积极意义上的国学,其实质正如宋代人张载所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全面否定的观念是站不住脚的。
误解二是有的人认为国学不如西学。在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自由化思潮、全盘西化思潮的影响下,部分青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否定,认为西方更民主、人文关怀浓厚,西方文化要好于东方文化。那是因为他没有深入理解和探讨中西文化的深层底蕴,还算不上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其实西方文化并不像一些人想象中的那样完善,日本学者高桥进曾指出:“现代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欧美各国面临着很多问题,如社会制度的破绽、对国家的不信任、社会伦理的崩坏、人生观的变质,这种个人主义人生观和社会观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对东亚文明精心研究后也指出:“白种人‘优越’只是暂时的现象,世界的主导权将从西方文明向非西方文明转移,以中国为主轴的东亚文明将成为未来世界的关键。”中国经典读物如《论语》、四大名著等在国外被广泛关注和研究;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推荐给世界各国,指定为各国儿童的启蒙读物,正向国人证实了东方文化具有的独特魅力、教育作用和深厚底蕴。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发展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大潮的是文化全球化。由于中国正处于转型阶段,各种文化思潮并存于社会生活之中,受到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三种话语的影响,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正面临全球化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必须结合新的时代要素,才能生存于越来越具有同质化的世界文化之中,国学教育回归具有的重要意义也凸显出来。
首先,国学教育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需要
国学所传承的中华文化价值,是涵养民族意识之根基,是维系民族精神命脉之源泉。孔子曾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要求读书人要刚强有毅力。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可以用《周易大传》的两句话来表达,即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所谓‘自强不息’即是发扬自觉性,坚持前进的精神;所谓‘厚德载物,即是以和为贵,宽容博厚的精神。”毫无疑问,“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的传承主要通过自己固有的精神文化来体现,国学则是这种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
江泽民同志199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讲演中指出:“中国在自己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获得扬弃和发展,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21世纪的中国人决不能成为无根之族,要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扭转中国人对本民族文化陌生和疏离的局面,实践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实现文化认同和文化回归,在历史的延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时代的脉动中重铸历史的辉煌,在穷变通久的创造中开辟美好的未来。
其次,国学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今时代需要创新型的人才。中国传统文化中固然有保守的一面,但其创新意识却从未终止过,很多人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意义,提出众多创新思想。《尚书》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大传》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话:“旧新之为盛德……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都是在肯定创新的重要意义。很多古人在治学方面都提出创新的主张,认为“守旧无功”,倡导“质疑问难”。墨子针对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态度提出“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子·耕柱》)孟子虽极力主张“遵先王道”,“言必称尧舜”,但也提倡独立思考和怀疑的精神,孟子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荀子提出“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荀子·大略》)韩愈主张“惟陈言之务去”(《答李诩书》),张载曾经强调过“濯去旧见以来新意”;王夫之也提出过“不泥古”等等。
今日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轨,从传统向现代的蜕变时期,需要民主精神,也需要创新精神。我们要发扬国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使整个民族获得精神上的自觉,把创新作为我们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使每个中国人都树立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
第三,国学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华夏祖先在上古就形成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观。中国自古以来又十分重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墨子提出“兼爱”等等。可以说,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和”乃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本,中国古代哲学以“天人合一”、“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为最高境界。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种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实现五个“统筹”,贯穿其中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努力实现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在此基础上,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概括形成“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可以说,“和谐社会”这一理念包含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要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中国人应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中成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观,树立人与文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要爱惜资源、爱护环境、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作者:张 婧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