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里耶"中华第一井"建于战国 构造保存堪称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湘西生活网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被遗忘的战国古城
里耶镇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是十多个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之地。龙山县远古时是濮、越等少数民族的乐土,战国时期是楚国的黔中地,楚国与秦国多次争战,最终于公元前222年成为秦的迁陵县,里耶或龙山即是迁陵所辖。里耶镇处于武陵山地难得的河谷平坦之地,有酉水通航,很久以前就是商旅往来的繁华市镇,民风淳朴,保留着沈从文先生笔下湘西边城的质朴、安静。
里耶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多次发现文物古迹。2002年2月8日西部大开发重点水利工程——酉水河下游碗米坡水电站开工。4月,施工人员发现大量陶片及矛、箭簇等兵器。专家初步认定,这是一座战国时修筑的古城,延续至秦汉。里耶战国古城今日已被集镇包围,古城有幸保留到今天,和它整个为学校所拥有有关,简朴的教学楼和教师宿舍,宽敞而略有坑洼的操场使古城免受近年开发建设的破坏。
4月18日,考古队开始发掘工作。古城在酉水岸边,坐西朝东。进入里耶小学的西门是20米宽的曲尺形水塘,这是古城的护城壕,城壕以内南北长180米,东西只剩90米,而城当时应为正方形。宽度约18米的城墙只剩下墙基在地面下顽强坚持。该古城遗址占地约2万平方米。分城壕、城墙、城外居住区和城内高规格建筑,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南北城门设吊桥供人出入,可知边城当时警戒甚严。城内有宽10余米的十字形道路及成片的住宅遗迹。在已开挖的33个探坑内,相继出土了战国兵器矛、箭簇及斧、锄、陶网坠等物。
该古城在历史上无任何记载。战国时期,楚国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诸侯国,在拓地开疆的进程中占领了酉水流域。里耶古城就是当时修筑的系列军事城堡之一。战国末年,司马错和张若指挥的秦国大军从乌江流域攻入酉水流域,西北冷冷的青铜兵锋直刺楚国温暖湿润的江南,顷襄王只得带着他的子民东迁。仇恨的火在楚地隐隐地燃烧,秦末战争一爆发,秦人无力维持统治,古城就被放弃了。江流和岁月已带走了许多许多,但秦帝国恢宏的档案文献就静静的呆在我们脚下的泥土中。
秦简惊现古井
考古人员在战国古城的发掘中,发现古井多口,其中1号古井因其本身结构和出土众多文物,被考古专家们称为“中华第一井”。经研究后认为,此井始建于战国,废弃于秦末。井深14.28米,井口距地表3米,井壁呈黑色,井的结构十分考究,先挖了同心的圆圈,然后用木框套榫,每一面井壁均用43层厚0.15米左右的木板叠砌,井圈直径在4.2米至4.5米左右。井底是原生的鹅卵石。井内堆积由明显的淤泥和生活遗弃物构成。出土物包括数十件青铜器、铁器、玉器。数量众多的陶质筒瓦和板瓦说明迁陵城官衙堂皇庄严;食物遗留有果核和动物骨骼,桃李果核很大,可断定果肉少而味不美,猪、牛、鹿、獐、麂、狗都是人们盘中之食;木质工具铲、橛、椎、棰和竹篾编织物与金属兵器和用具共存,铜矛和箭头还在冷冷的言说秦楚争战的残酷,斧、锸上还带有人们开垦荒野的辛苦;棕麻履长达46厘米,它的主人铁足行遍天下;罐、壶等陶器今天还是我们生活的必须。1号井构造之科学,保存之完好,年代之久远都堪称“中华一绝”。
湘西自治州文物处的龙京沙一直在期待发现简牍文献。经过慎重考虑,五月底一号井的清理一开始,他就坚持在井下自己动手,同时安排人用篾筛水选。天道酬勤,六月三日,在对第五层进行清淤时,杂乱的竹木屑中露出了一段长八厘米的窄窄的竹条,小心翼翼刮去泥土,用毛刷清洗后,一枚书有墨迹的简牍显现出来。疲劳的队员们兴奋得手舞足蹈。为了不破坏简牍,大家用手在淤泥中摸索,“刨”出了一捆捆宝贝,共有近3.6万枚。据专家分析考证,简牍上的文字均为毛笔墨书。大部分文字字体属于秦隶,和湖北龙岗睡虎地秦简的字体相似。书写材料绝大多数为木质,少数为竹质。
秦朝并非封建社会开始
这些简牍是2200年前的知识宝库。方方正正的、潮湿的井口就是时光隧道的入口处,它从从容容地将人们成功地带到2200多年前,使一段被湮灭了的历史重见天日。简牍大部分记载的是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的秦朝时期,其纪年从二十六年(前221年)到三十七年(前210年)。文字总量达30万字,多为当时官府的档案,涉及当时湘西甚至更广泛地区的通邮、军备、算术、记事等各个方面。这些简牍记录的是当时占主流的中原民族文化,而非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大到中央政令、行政区划的设置、军队的调动和兵器等军事物资的管理调配、官吏的任免、地方政府的行政动作,小到村邑负责人里长和邮差的任免、村口渡船的添置。记事具体到年月日和时刻,以及第一个参与事务处理的人。这些内容对我们了解秦代历史和探讨秦王朝短时间内统一全国而又迅速崩溃的原因,提供了直接的资料。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吴荣认为,过去认为战国时已是封建社会,现在看来,这是一家之言。里耶秦简发现后,研究认为,秦朝的奴隶制非常发达,奴隶数量非常多,并且多用于生产。秦简的部分内容证明,当时应是奴隶制发达的开始。过去认为秦代可以买卖的东西很多,但就是找不到买卖土地的记载,而实际上,秦朝国有土地的比例非常大。在考古现场清洗出土的秦简时,发现一枚木牍,上书“二半而一,一二而二,二二而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九九八十一”,是2200年前的乘法口诀表。考证后认为,这是我国最早的乘法口诀表。这样的口诀表至今还为启蒙儿童所诵习。古人的知识积累沿用至今,我们受益良深。简文如果是一本数学书的一页,意义将更为重大。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令行禁止,重军功,奖课农桑,推行法制,极重效率。许多简文更是将秦的管理效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廿七年四月癸卯水下十一刻,刻下九。求盗簪袅阳城辰……”记述的是秦始皇廿七年四月癸丑这一天,洞庭郡迁陵县发生的一件事。“水下十一刻,刻下九”更是说明事情发生在这一天的时刻。漏壶水下十一刻九分,可知秦政府严格的管理和能工巧匠设计制造出的计时工具几乎可以将时间规范到以数分钟计。
简文中“洞庭郡”和“苍梧郡”的出现更是闻所未闻。在出土的秦简上多次出现“洞庭郡”的字样,如“以洞庭司马印行事”、“迁陵以邮行洞庭”等,而该郡在《史记》、《汉书》上均没有记载。简文拂去厚厚的尘埃,将一段淹没的历史唤醒,洞庭郡、苍梧郡等秦的地方政府曾管理着我国南方的大好山河。简文弥补了《史记》、《汉书》的疏忽,改写了秦史。
里耶秦简的出土极大地丰富了秦代历史文献。历史学家可以据此研究秦时的历法、行政设置及经济法律制度。这些记载将湘西地区文字记载的历史由汉代提升到了秦朝甚至战国时期,更为研究古代政治军事、天文历法、语言文字提供了文字资料。里耶秦简所处的湘西酉水流域及武陵山区不仅在战国时期是楚秦等国相继开发、对峙、征战的前沿地区,更是历史上多民族生息、繁衍、杂处之地,秦简的发现不仅有助于填补该地区历史记载缺乏的空白,了解和认识该地区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更有助于该地区考古学文化与民族文化发展序列与谱系的认识和建立,使该地区在中国历史和民族发展史中的重要性得以提升。
经历了渔猎采集、火耕水溽的自由自在的艰难岁月,里耶盆地已不再是田园牧歌式的桃源仙境,在弯弯曲曲的酉水旁,战国时期,秦楚争斗的兵锋使灵动的山川从此不再言语。汉王朝的建立,武陵山地已纳入中央政府的严格管理之下。泥墙灰瓦、枯枝绿叶之下,由南而北,大阪东汉古城、魏家寨西汉古城、里耶战国古城千百年来偎依在酉水边,任由日升月落,静静地守着各自的秘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