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李天岑:写作就是点亮人们心灵的灯(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重要的是特别想写
记 者:当官,是你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
李天岑: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这样说吧。从政,是我的工作,是我的立身之本,也是我的社会责任,在这上头我很努力,为老百姓干了不少事情,也得过不少荣誉;同时,我的心中一直存着写作的欲望,就把平时的行政工作与体验生活、积累素材结合起来。其实,生活是不需要专门去“体验”的,我们就在“生活”之中,就像我们不需要专门去“体验空气”一样。重要的是留心,用心去品味生活。
记 者:对,重要的是“留心”。你是一个很留心生活的人。
李天岑:生活在每个人面前都是一样的,有人对它视而不见,有人却会对它进行琢磨和观察。对于生活,留心与不留心是不一样的:留心了,你会记住生活的细节、记住对生活的感受;不留心,它就会像河里的水和天上的云一样,白白地流掉了、蒸发了,不留下踪影。作家,大概就是留心生活的那种人。我有两个包:一个是公文包,一个是“写作包”。你看我的“写作包”,任何时候都随身带着,里头装的是一些书、杂志、剪报本,还有胶水、剪刀、白纸和笔等等,看到有意思的文章,剪下来;听到有意思的故事、段子,或是有了灵感,马上记下来。我已经积攒下来好多个“写作包”,许多小说素材就是这样得来的。
记 者:很多人都纳闷:你政务繁忙,各种应酬又那么多,怎么有时间写小说?
李天岑:对于业余写作者来说,总是没有整块时间,得学会挤时间。最重要的是,你心里是否真的有你特别想写的东西,就像一只母鸡,如果有蛋要繁,总会找时间、找地方去繁的。几十年来,我什么时候也没有忘记写作,心里总是充满了写作的冲动,那么多人物、故事活跃在我心里,就像兔子一样在我心里踢腾,撞得我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像《人精》中“赖四”这个人物,足足折腾我六七年,只有把他写出来,才得安生。
有了写作的冲动,只要有一点点时间也会用在写作上。我不喜欢应酬,有些不必要的应酬能推则推,为的是给自己挤一点时间。记得我在镇平县当团干的时候——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参加一个团干培训班,住在南阳市北郊的一个地方,那是夏天,苍蝇、蚊子特别多,晚上,别人都去看电影了,我一个人在住室里,用枕头当桌子,趴在床上写小说,一连写了六七个晚上,蚊虫叮咬,大汗淋漓,硬是写成了《月牙弯弯》。那些年,一年能发好多篇小说。当邓州市委书记那几年,实在太忙,没工夫写,但依然坚持搜集素材,脑子里总是在构思。出差途中,突然有了灵感,我会找一片纸,赶紧写上一阵子。这些年,没那么忙了,白天上班,晚上总是要写上几个钟头。星期天,没有特殊的事情,我会把手机关掉,集中精力写上一天两天,日积月累,一部两部长篇也就出来了。
写作是一种社会责任
记 者:还是回到你的身份上来。你觉得,作家情怀对你从政有没有影响?
李天岑:有啊。主要体现在平民意识上。人家把我看成“官”,而我在跟人交往的时候,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官”看。每次到乡村去,看到乡亲们,我的心里头总是软软的、暖暖的。我时常会想起小时候在乡村的艰苦生活,想起我那些依然在家乡土地上生活的父老兄妹,于是我经常回到家乡的村庄去,找邻居们聊天。我觉得,这是在“接地气”。包括在当邓州市委书记那些年,我到基层去,很喜欢直接跟老百姓接触,在田间地头、在村边、在农家小院,看到老农民,就蹲在那里说上一阵子,啥都说,很开心。跟老百姓拉家常,听听他们说心里话,一是为了了解民情,便于指导工作;二是为了搜集写作素材。我总是用“作家”的眼光去调研,用这种眼光去看人看事,往往会看得多一些、透一些。看到老百姓真实的生活状况,作为“官”,我感到自己的责任很大,就会更加急迫地谋划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想方设法去改善民生。用“作家”的眼光去看生活,就会更多地关注有特点的人物,我就会思考这些人和事背后的意义,会去想许多人生的道理。譬如,我从“赖四”这个“活鬼”式的人物原型身上,深切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把‘鬼’变成人”的事实,从内心深处体会到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我觉得,对于从政的人来说,有一点“作家情怀”就会多一些人文关怀,会对社会和人生多一点思考,会更加自觉地去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记 者:你是一个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人。写作,对于你来说,是一种社会责任吗?
李天岑:写作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爱好,但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责任。经常有人问我:像你这样地位的人,啥也不缺,却劳神费力地去写什么小说,到底图个啥?一开始,我回答说:图个高兴,因为我喜欢文学。后来想想,还不完全是这样。我总觉得,人生在世,一是要当个明白人,也就是明白为啥活着;二是要把自己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感悟传播出去,尽可能地用真善美去影响别人、影响社会。这就是写作的理由。
记 者:你的作品,总是充满了暖色调,即使是揭露生活阴暗面的作品,譬如《人道》、《粉碎的玉镯》等等,是揭露官场阴暗面的东西,最后都还是给人以希望,并没有把这个世界写得阴冷和绝望。这是因为你的官员身份呢,还是因为你的文学观原本如此?
李天岑:这些年,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写作,就是为了点亮人们心灵的灯。
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因为生活是可爱的、世界是温暖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文学,就是要给人以希望,让人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看到人生的光明和希望。我觉得,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本质性地反映生活,为人类提供生存智慧。人生的智慧在于正确地认识生活,赋予生活以意义,为人生提供动力。当然,生活并非到处都充满阳光、鲜花和笑脸;某些时候,人生的道路也会荆棘丛生,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阴暗的东西。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懂得从生活的暗部,去发现光明的一面、温暖的一面,因为黑暗往往能反衬光明。如果文学作品仅仅停留在对于生活阴暗面的揭露上,而不能给人以希望,不能让人看到光明,那么这样的作品就是人类心灵的毒药,我们要这样的东西干什么?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