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收藏传奇"马未都:最高境界就是过我眼,即我有(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央视-《面对面》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董倩:我就想不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你对文物的喜爱这么强烈,而且你一直在浸淫在其中,应该说这样的世界已经足够大了,甚至你终极一生也不见得能够领略文物的美,和其中的乐趣,文化的乐趣,为什么要转而要做文化博物馆呢?私人博物馆呢?它跟你文物收藏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马未都:中国人收藏是一个很狭隘的观念,过去连皇上都非常狭隘,有的皇上都在收藏品上盖一个秘玩的小盖,就是秘不示人嘛。过去收藏最高的境界,就是找三五知己,能够一块儿欣赏,这就算很高的境界了。博物馆的概念都是西方人传给我们的,中国人没有这样一个襟怀,他们别人的长处,我们应该学,我们怎么能向世人展示你的文化,一定是通过博物馆,我当时那时候想做博物馆的时候,还不到40岁,因为获得点好处,就是92年我搞展览,搞展览的时候,我就发现有些人开始感兴趣,有些人来跟你聊天,在聊天的这个过程中,你会获得内心上的很大的满足。  

  董倩:什么样的满足?

  马未都:因为我高,往往跟我聊天的人低,我就能炫耀,炫耀知识也是一种炫耀,我们过去很多都是愿意炫耀财富,买好车,买好房,穿金戴银,都是炫耀财富,但是我们精神上也可以炫耀,我知道很多你不知道的,而是你熟知你并不知道的。那我觉得获得了很多好处和快乐。那么我就想,如果我这把展览固定下来,那不就是博物馆嘛。

  从那以后,马未都就开始为这一计划奔走,1997年,经有关部门审批,马未都成立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 据公开资料显示, 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之后又几经搬迁扩建,现在博物馆占地6亩,展览区面积近4000平方米,藏品数千件,其中陶瓷和古典家具,是这个博物馆的收藏重点之一。“观复”两字取自老子《道德经》:“万物并坐,无以观复”一句,也表露出他对收藏的一种态度。

  董倩:马先生,我先问您一个特庸俗的问题,整个这个陶瓷收藏馆,哪个最值钱?

  马未都:最值钱,它是这样,我们没法到市场去试,我只能告诉你哪一类的值钱。

  董倩:那您告诉我哪类最值钱?

  马未都:像这类。

  董倩:是不是越久远越值钱?

  马未都:不是,是质量。这个应该说是比较值钱。像这样的作品,如果是日本人收藏的,因为日本人收藏的,有些东西会拿到国际市场去卖,卖过一个,比这个一半大,碎的,卖了一千多万吧。这是在磁州窑里,就算登峰造极的作品。

  董倩:我能问它值多少钱吗?

  马未都:可以问,但是现在我也不知道它值多少钱。我刚才给你做了一个对比,那件东西是有这一半大的是个碎的,粘起来的,卖了一千多万。

  董倩:那换一个角度问的话,您最喜欢哪一类?就是你个人的话?

  马未都:我个人喜欢的是宋代的瓷器。反映了中国人的一个生存观念。

  董倩:比如说这里面?

  马未都:这都是宋代的,比较素净的,它反映了宋代的一个审美。我们今天的审美,就明清以后的审美比较世俗化,它处在审美的最底层,就是大众审美。

  董倩:您看到了这一件器物,您看到是哪一层?您能看到哪一层?

  马未都:我觉得看到最后一层,一定是政治,社会哲学,看到社会的总体的形态,宋代的总体形态,都是一种收势,收敛的一种文化。

  最初为了炫耀知识,炫耀精神,到重点关注中国古典文化,马未都对收藏,对博物馆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董倩:您觉得这个博物馆,尤其是您自己组建的这么一个博物馆,你希望它在整个文化传承里面发挥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马未都:这我历史上说过,我希望我做一个文物界的希望小学,我们这一代人是不谋求它这回报的,如果往高了说,就我们民族一定在上面获得好处。

  董倩:获得什么好处?

  马未都:好处就是文化的积累,对文化的尊重。

  在观复博物馆里,数千件藏品告诉我们它曾经的拥有者过着什么样的一种生活。从过去的一件"老东西"上感悟历史和道理,这正是马未都想向别人传达的一种文化观。

  马未都:这是一个明代的一个,像一乡绅家的应该是这么一个状况,你看过去他那个状态,你知道我们现在很多东西丢掉了是不知道的,过去人坐在这儿,他最自由的是腿下的空间,我们今天弄一写字台,腿就塞那窟窿里去了,旁边全是抽屉,当你习惯于这样的桌案读书,写字的时候,你就特别不喜欢底下有东西。我现在就是家里也是这样一个案子,这样是桌子,特自由。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不自由了。你看它这种,像这样的床过去,过去人睡在这里,他那种感受,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他内心特别安静,他不会受到别东西骚扰,就强调他内心的那种感受,我们今天都丢掉了。

  董倩:因为西式没有这样的床。

  马未都:没有。

  马未都:你看中国人有很多生活的准则,朱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对中国人的行为规则,当时几乎每个人都要背这篇文章。它刻在门窗上,我老说他怎么去教育他,过去也没有,很少有人能上过学,我说过去的农妇是这儿教育孩子,就是抱着孩子在窗前说,这是花,这是草,然后说,这是人,这是故事,然后这是三国,这是水浒,然后她就把这些东西就传达下面了。

  董倩:这是哪朝代的?

  马未都:这是在床上看书呢,就是他那种生活环境,起码是他向往的这种生活环境。这大概都是乾隆时期的。

  董倩:闲适富足。

  马未都:我们今天的生活节奏多快啊,真应该慢一点。

  让生活节奏慢一点,对现在的马未都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奢望,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他的生活多少变得身不由己,除了上电视,到处讲课和管理博物馆之外,马未都还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收藏者,这些人希望马未都为他们的宝物辨别真伪。

董倩:在你眼里,他们拿的那些东西,你看到的,都是一些什么?大多数都是宝物,还是大多数都不是宝物?

  马未都:来的人一定是假的多,真的少,这是肯定的。 

  董倩:有几成呢?几成是假?

  马未都:我觉得今天来鉴定的假的东西,大概九成以上,真的是很少的。

  董倩:那你要说出你的东西,他认为是宝物,你说这是假的,那对于拿这个东西来的人,恐怕也是个打击。

  马未都:很残酷,但是我会很婉转地说。但是我一定是告诉他真实的结果,因为信息的正确,对于每个收藏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信息如果错了,所有的事情就都错了。

  董倩:那他们怎么还如数家珍,把它抱过来呢?

  马未都:对,有的人还编瞎话,比如有一回有一个人来了以后,他为了堵住我的嘴,他上来就说,这东西是我爷爷留下来了。然后后来我就说,不可能,这个东西很新的,我说这是三中全会以后的,然后他就一口咬定,他说不可能,我说怎么不可能?他说就是我爷爷传下来的。最后我没辙了,他不是说瞎话,我就说,那你爷爷也没多大,然后我就走了。我走了以后,他就说,他不懂我这话什么意思。然后他就说,我爷爷都70多了,他还嘀嘀咕咕的,他不明白我说话的什么意思,有时候我必须开玩笑地就把话说了。我们出去鉴定也是,有一次我前面是叶佩兰,叶佩兰老师给人看,看完了以后,到我这儿,我一拿出那东西,当着一百多人,我说叶老师比我幸运,叶老师赶上一个真的,那我就言外之意,我赶上一个假的,底下就哄堂大笑。

  富可敌国,贫无立锥,收藏家有着怎样的特殊生活?

  马未都:我不反对这样的人,我也不鄙视他们。

  从收藏者到组织者,马未都怎样安排自己的未来?

  马未都:应该最高境界就是过我眼,即我有。

  董倩:文物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马未都:坐标,人类文明的坐标。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我们走过怎样一条路,应该知道人类的文明的坐标,每次高点都在哪。

  董倩:您刚才说文物是文化,或者人类文明的一个坐标,那这个文物身上,如果它真是一个高度的话,是不是应当用经济价值把它给参照出来?

  马未都:对。从来没有人敢这么问过我。就是我们今天怎么告诉我们今天的人,文明的坐标的高度在哪。我们被迫用一个很俗气的办法告诉你,就是价钱。你比如中国的元青花,一个鬼谷下山的罐子,在两年前2005年7月12号,两年多前,卖了人民币2.3个亿,全世界以个头而论,就是这么大一个艺术品,没有任何一个东西能卖到这个价钱。那么好,中国的艺术的高度,清晰的就刻在那个位置上,全世界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过去我去荷兰的时候,荷兰人马上就跟我说,梵高,我们全世界最贵的艺术家,我们梵高博物馆里一百多张,他上来就给你拿,第一句话就跟你这么说。

  董倩:钱?

  马未都:对

  董倩:就像您刚才说的,文物这么高雅,这么精湛的技术,你不得不用钱,这种听起来比较流俗的方式来表达,那么就必然造就出现在有一些人,专门他可能去,他把这个文化的这一方面滤去,他看到的专门是那个钱,对于这一群文物收藏者来说,您又怎么看?

  马未都:我也不鄙视他们。我觉得无论他出于哪个目的,他最终一定是殊途同归,他最终一定对文化感兴趣。

  董倩:为什么?

  马未都:我见过很多过去的小商小贩,应该说没读过什么书, 80年代我认识那小贩,连小学也未必上完,中国历史非常清楚,可以跟任何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对中国年表,在脑子里记得很清楚,那是他吃饭的饭碗,所以他记得。我当时都非常吃惊。你比如它历史上有很多朝代,我都说不清楚,比如他上来就跟我说,天显、天赞,我就不知道这个年号在哪,他说在辽代,什么地方,才几年,两年三年,他说得清楚之极,他为什么呢?就是他赖以生存,他那时候所有的快乐,一定是钱带来的。但是当他传达给你的时候,比如我刚才说的,辽代的一个年号一个叫天显,一个叫天赞,传达给你的时候,你作为一个文化人都表示吃惊的时候,他的愉悦就全来了,他就这么来的,一点一滴。

  董倩:那这种点滴多了,恐怕也就会让他对于文化有一个,从另外角度的理解了。

  马未都:对,潜移默化,就是我们说为什么孩子教育,中国的传统教育,从孩子抓起,读《三字经》,读《千字文》,就是他一开始他不能理解,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就这么念,当然时间长了,慢慢慢慢地,它就会起作用,我觉得这道理都一样。

  为了让博物馆更好的传承文化,马未都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借鉴西方大学的校董制,将私人博物馆改成理事制度,现在观复博物馆有理事15人。很多贵重的藏品都是博物馆其他董事花钱买的,马未都从最初的收藏者变成了一个组织者,而同时,为了保证博物馆藏品的质量,马未都有时候又不得不处理掉一部分收藏。

  董倩:那么你在处理你自己曾经拥有过,又寄托过感情的文物的时候,当时会是一种什么感情呢?

  马未都:有的时候是非常难过的。因为有的是迫于钱的压力,你比如说我要做事,一定要有钱,我要迫于钱的压力,我得把有的东西割让,就是卖给别人,那么我才能获得钱去做这件事情,这是钱的压力。那有的时候是二者取其一,我们喜欢收藏就注定了没钱,过去形容收藏家,都是富可敌国,贫无立锥,说的就是这个我想事情对我是最重要的,就是办博物馆这件事情,如果这个事情做成了,其他的短暂的这种痛苦,遗憾,你都得面对,你不可能说,我生下来我不是中国银行。

  董倩:你就是中国银行,世界上的东西也好多,你也买不尽。

  马未都:一样。

  董倩:那我就在想,你作为一个专业搞收藏的人,我们很难理解,就是说你拥有了,你费尽周折,你拥有了这么一件你认为值得的东西,然后你欣赏了它,这就是完成了吗?还是说你要长久地拥有它,这是一种你的追求的最高目标?

  马未都:应该最高境界就是过我眼,即我有。就是我看过这个东西,就算我拥有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