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网络时代的读书精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如果有人想用一间屋子,来容纳人类精神悠久浩瀚的历史,那他大概可以想出这么一个办法:为这间屋子精心挑选书籍。如果一个人想用更小的空间,来容纳人类精神悠久浩瀚的历史,他有一个比屋子更好放书的地方,那就是他自己的心灵空间。在《读书这么好的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这本小册子里,张新颖开篇如是说道,读书正是一条使心灵变得充盈博大的途径,通过阅读使心灵逐渐扩充为一个包容人类精神史的宇宙。
读书真的这么重要吗?人非要读书不可吗?张新颖在书中对此类疑问细心解答。他引用博尔赫斯的话说,人类发明的工具中,惟书本为大。除书之外,其他工具都只是人类躯体的延伸,显微镜和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电话是嗓门的延伸,犁耙和刀剑是手臂的延伸,惟有书本是记忆和想像的延伸。书是划分文明人和野蛮人的一个界限,不读书实际上就是放弃个人尊严。人活着过日子,读书是其中多么自然的事情,就像生活中享受阳光一样自然。一旦缺少这样自然的事情,活着其实是不一样的活着。
有的人总会有种种不读书的理由,比如房间太冷,光线不足,声音太吵。张新颖认为这都是为自己开脱,他借用曾国藩一封家书里的话:“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读书没有理想的环境,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不读书的理由,但都不是真正的理由。
那么,读书真的会使人快乐?很多人把读书当成苦役来看,这在张新颖眼里便觉得不对。倘若读书只为应付考试或检查自然叫人疲惫不堪,而且往往无所实际收益。只看报、上网、浏览时尚杂志,这种轻松的阅读只是一种贫瘠的快乐,而要有真正发现的快乐还需去读那些经典著作。张新颖把经典比喻成书中的恒星,其他书籍都围绕着这些恒星旋转。这类经典著作的数目并不多,读完就能把握人类精神史的发展脉络。
很多人喜欢明白易懂的书,读这样的书很放松,遇不到困难,还能得到不少快乐。如果一本书从头到尾没有理解上的障碍,那说明作者的认识和你的认识差不多一样,你就很难突破和提升自己。张新颖主张,不要总看通俗易懂的书,还应该看一些不好懂的书,阅读高于自己水平的书,就像向高明的人请教。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障碍,读者的思考和想象力受到挑战,要敢于克服理解书中内容的困难,这样也就逐步突破自我,领略到更高级的读书快乐。相反,有的人排斥不易读懂的书,某种意义上就如同见不得比自己高明的人。
读书也要有自己的方法,但不要脑子里装满功利和自以为是的想法去读书。张新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读书心得,读书可分为好几个阶段,循序渐进,自然会达通明之境。读书就像照镜子,一个傻瓜往里瞧,别指望会有一个天使从镜中朝外望。喜读书但不要变成书呆子,变成像包法利夫人那样,被阅读的庸俗的言情故事所腐蚀。还要懂得从书中抬起头来,把书本知识和周围生活连接起来,不断扬弃那些陈旧的偏见,使自己的心灵不断更新鲜活,拥有一个生生不息的心灵世界。
今天越来越多的印刷品铺天盖地,人们处于各种各样的文字包围中,更严重的是,电子媒介在强烈冲击印刷媒介。越来越多的人不读书了,他们乐于浏览图片和影像,这是阅读史上最糟糕的时代。书籍和阅读要经受电子和网络时代最严峻的考验,书籍会消亡吗?张新颖对此悲观中有所振奋,引用艾柯的话说:“电脑通讯跑在你前面,书却会与你一同上路,而且步伐一致。……书仍然是落难时或日常生活中最好的伴侣。书是那种一旦发明,便无需改进的工具,因为它已臻完善,就像锤子、刀子、勺子或剪子一样。”
如果书籍消失了,历史就会化为乌有,人类也会灭亡。然而,既然书是那种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惟一性的发明,既然书是一旦发明便无需多做改进的东西,那么就让它坦然面对后来的电脑网络等形形色色的发明。张新颖最后写道,无须向谁去抱怨书籍和阅读的命运。你对书好,书就会对你好。除读书和思索之外,没有另外一种东西能让人的心灵涵括整个宇宙万物。(周南焱)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