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文化效颦 别找回了传统仪式丢掉了文化认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4月4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孔子像前,该校一名大三女生身着中式传统服装,在此举行古代女子成年仪式——“笄礼”。凑巧的是,次日在郑州文庙孔子塑像前,也发生了十分相似的一幕:一百多名当地中学生在礼仪老师的指导下举行了“成童礼”。再加上日前河南举行的规模庞大的公祭黄帝大典,看上去似乎尊重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许多国人的自觉行动,并且蔚然成风。不过,对这些报道细加揣摩的话,情形可能并非如此。
且不去追问这两场“成人礼”是否真正符合传统礼仪的规范。按理说,尊重传统即意味着对传统的认同与实践,因此不妨设问,“成人礼”认同的是什么传统,践行的又是何种传统美德?
先说发生在人大的这场“笄礼”。报道介绍,自周代起,女子年过十五,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如年过二十而未许嫁,也得举行笄礼……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也就是说,“笄礼”起到的作用一是表示该女子已经成年,二是作为婚嫁与否的标志。由此来看,这种习俗礼仪并非传播什么传统美德,而且在现代语境下完全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郑州举行的“成童礼”,按照学校校长的说法,举办这场活动是深感于“现在的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不深”。问题是,从报道中可以看到,学校所谓的“传统精髓”却是“一拜感恩,再拜效法,三拜明志”的跪拜文化,不得不说,这种“对古代有积极含义的日常交际礼仪进行革新和继承”的做法,明显有违培养现代新青年的教育目标。
笔者双手赞成尊重传统文化的倡议,但前提理当是,传统文化应当进行“创造性转换”(学者林毓生语),以适应现代性的要求。具体而言,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的传统,必须与追求独立、自由、宽容与理性的现代人格不相违逆。否则,这样的传统便不值得践行,大可让她存活在历史文献里,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如烟往事。
针对公祭黄帝大典,学者张颐武日前撰文《需要庄重的仪式感》认为:“在这种大典中,一种庄重的仪式感在得以恢复。……特别是中国这样变化迅速、受全球化的冲击剧烈的社会,正需要重新建构一套将自己的传统和当下的生活接合的礼仪和仪式,让生活里有一点庄重和高贵。”这或者可以成为包括“成人礼”等仿古活动盛行的注脚。实际上,如果没有与传统文化的内涵真正结合,所谓仪式无外乎形式主义的雅号,仪式感更无非是一种虚幻意识。笔者同样不反对激活传统仪式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但应该强调的是,仪式乃用来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可以说,在某种限定条件下可以是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但仪式绝非等同于传统文化本身,更不能以此僭越传统。
如果不是对传统文化怀有历史的温情,进而生出自觉的文化认同,并不能使国人对这形形色色的“文化效颦”仪式怀有同情的理解。因此,与其将面孔暧昧的“传统美德”强加在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头上,不如通过个人对传统道德的践行,点滴推动“传统的复兴”,从而找回在近现代历史中迷失的文化认同感。
作者:魏英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