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颠覆性改编《红楼梦》 失败的创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网络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足球场搭建“倒塌”的大观园、四位“宝玉”轮番上场、“薛蟠”说起了上海话、奇异的服装造型……11月10日、11日,大型全景舞台剧《红楼梦》在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首演。这出号称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的剧目,对原著内容进行了颠覆性的改编,舞台表演上也是标新立异。然而,如此费尽心机的“艺术创新”,引来的却是众多批评的声音,再一次引发了对名著经典改编的诸多争议。( 2007-11-19《人民日报》)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可以说家喻户晓,众人皆知。这几年掀起的红学研究和红学热,给《红楼梦》也带来了莫大的市场,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红楼选秀热,更是明证。选来选去,却让胡玫导演来个不用选秀的演员,于是给《红楼梦》选秀当头一棒,最后不了了之。可此波未平,那波又起。大型全景舞台剧《红楼梦》在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想来一个突破,也来个标新立异,更给观众来个惊喜,给舞台来份精彩,给《红楼梦》来点市场。岂不知只能是用现代人的思维让传统的剧本失去一份光彩和吸引力。

  经典允许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开拓市场,创新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观众。但也不要误读了创新。创新不是“满纸荒唐言”,也不是不尊重原著,也不是让观众看得“一把辛酸泪”。创新要有基础,没有基础,只能是空中楼阁。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平地,哪来高楼,没有原著,哪来《红楼梦》的研究和创新。创新更不是舍本逐末,更不能无助于凸显名著价值,也不能帮助当代读者和观众亲近传统文化经典,并非“名著之福”。只能是名著之祸。

  一部剧本要有吸引力,不在于它的花花绿绿,或者以热闹而取悦观众,更不是演员的满嘴胡言,衣服不伦不类,阴阳不分。如果用现代人的话去解读,未尝不可,但不能改变原话,如果是将现代人的爱情或者思维方式强加给《红楼梦》,与其说是《红楼梦》原著的悲哀,还不如说是强奸民意,对观众的不负责任。

  这种创新只会做加法,而不会做减法。总要把一部原著进行不断地包装,一层一层地缠裹,而没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结果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看上去挺庄严隆重华丽,阵容庞大,实际上是“头重脚轻根子浅”。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观众看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看不到精华之处,只能离场而去。

  《红楼梦》舞台剧的创新是失败的,观众已经给出了答案。为何剧本创作者、导演们一味的去追求现代呢?为何不俯下身子去多体验百姓生活,多了解观众的需求,再进行必要地加减和创新,让一份文化大餐少不了原汁原味,更有新意,岂不更好。既获得了观众的眼球,也赢得了市场。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