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阿Q:赏汤唯还是看吴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网络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来我们报社实习的一位大学生去参加了一次采访活动,回来递给我一张光盘,说在会上遇到一个年纪不大的摄影爱好者,看到他所拍摄的一些“河北梆子”演出的照片,非常不错,于是想到《文化遗产》版也许能用得上,便拷贝了一些,给我带了回来。 
  对此事,我原也没有在意。不过,出于对作者和推荐者的尊重,我还是将光盘塞进电脑里看了看。不料,这一看,竟然就被这些照片给吸引住了。作者把这组照片题为“国粹下乡”,记录的是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的河北梆子剧团下到十里八乡,克服种种艰难,为乡村百姓献上一台台精彩戏剧的事情。摄影师的专业水准是否高超,那是我这个门外汉无从说起的,但这些照片带给我的现场感与真实感,却很强烈。都说今天是一个“读图时代”,在满眼的“美景”、“明星”和“美女”中,这组把镜头对准平常乡村和农民生活的照片,自有其打动人心的力量。
  “国粹下乡”这个名字,也很有意味,让我想起从前有所谓“文字下乡”、“文艺下乡”,上世纪初,知识分子突然发现,农民们大字不识得几个,也不懂得李白、杜甫、莎士比亚,那么好,教授们和大学生们就下到乡村去普及文字和文学艺术;后来又有所谓“送法下乡”,像“秋菊打官司”那样,只讨“说法”不要法,这可不成,于是还得多到农村去搞普法宣讲教育。每每启蒙者认准了一种普世的价值或者文化时,似乎头一桩要做的,便是推动它去下乡,把这些文化的种子撒播到乡村去。
  不过,现在居然连“国粹”也要下乡了。要知道,即使在“文字下乡”的那些年头,戏剧社火河北梆子之类,也不是乡村生活中难得一见的稀罕物。看《阿Q正传》就知道,连贫雇农如阿Q者,高兴时,也能唱个“我手持钢鞭将你打”来;而他对“革命”的想象,也完全是戏曲式的:“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三尖两刃刀,钩镰枪……”
  真是斗转星移、往事如烟,不到百年间,戏曲先是“进了城”,草台班子被正规剧团取代了,继而随着电影电视在城市里的普及,各种文化娱乐的兴起,正规剧团又逐渐衰落。如今,连阿Q最熟悉最热爱的戏曲都成了需要再次“下乡”的稀罕玩意儿,这也忒有点沧海桑田之感了。现在,农村里人们所熟悉的文化,多半已经是电视机和电视剧所带来的;过年时节,从前的年画儿现在也都变成了港台明星的海报;我常常想,要是搁现在,欣赏惯了章子怡、汤唯的阿Q,怕是再也看不上吴妈了。这大概也是“现代性的后果”之一吧。
  说回到“国粹下乡”,剧团在城市遭遇到生存压力之后,重新“下乡”,回到生之养之的乡村土壤。虽然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很难说,但至少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对于农村的乡亲来说,他们的生活中,多出了一道风景,也是很好的事情。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