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改编成风 悲哀于颠覆歪曲经典竟成了"摇钱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四大名著翻拍方兴未艾,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和吴妈谈起了恋爱,柔石《为奴隶的母亲》中的妻子成了傍大款的时髦女郎,悲剧的结尾改成了大团圆的喜剧…… 

    近年来,经典作品的改编渐成风潮。尽管不乏成功之作,但也有许多作品胡编乱改,甚至在价值观上发生严重倾斜。通俗变庸俗、红色变桃色,似乎成了提高收视率的常胜法门。 

    11月22日,中国文联在北京召开经典作品改编创作座谈会。如何在改编中传递经典的艺术魅力和思想魅力?众多专家、编剧、导演等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改编也能成经典 

    关键是找到经典的内核 

    “经典的改编,是缔造一个新时代民族文化繁荣的重要渠道和方式。”文艺评论家李准说,不同的时代对经典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普希金等等都被数次改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至少有9种电影改编版本,这些改编作品以不同的侧重点重述作品中的精神,从而本身也成为经典佳作。 

    纵观近100年来的文化艺术发展,经典被改编并获得成功的现象屡见不鲜。《红楼梦》、《西游记》、《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红岩》大都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舞剧甚至京剧,广受观众欢迎。 

    “电影更是如此。电影在诞生之初,许多剧本取材于四大名著、神话、民间传说和古典戏曲。”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丁亚平说。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说,“经典作品的改编,是对经典历史生命力的一种确认和延伸,改编经典从而普及经典,传承文化,弥合历史的距离感,很有必要。” 

    “经典改编不是一般作品的改编,经典的内核是具有恒定性质的东西,不能够随便改变。”李准强调。 

    许多专家认为,问题不在于改编不改编,而在于怎么改。经典往往是由历史积淀而成,反映着特定时代特定的精神与文化风貌。改编经典,关键是回到原点,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创新。  
    要忠于原有文化底色 

    经典是遗产不是“摇钱树” 

    目前,《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电视剧新一轮的重拍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围绕重拍的宣传、炒作、新闻不断。重拍《红楼梦》有“红楼选秀”,新版《水浒传》剧组则宣称要来个“世界选秀”…… 

    “经典名著改编尤其是将其改编成影视作品成了一种倾向,一种热潮。有些导演是将经典改编自觉地作为对民族历史的精神传承,有些则是将经典改编当作捷径,两者应该区别对待。”电影《张思德》、《云水谣》导演尹力说。 

    “在大众传播时代,市场竞争激烈,经典改编成为电影商业利润链条上的起点和重要一环,翻拍、重拍、改编经典,对很多人来说,这就是一棵‘摇钱树’”。丁亚平说,这导致了两方面的危机,“一方面,经典佳作的社会认同受到了大众化的威胁。一方面,集体发烧,一味追求新鲜,使得经典改编成为抢占先机、吸引眼球、获得高票房、占有主要市场份额的手段。” 

    李准强调,“经典改编必须坚持四个原则:忠于原著的基本主题、价值取向,忠于原著基本的情节,忠于原著对重要人物的人格定位、主要性格特征的把握,忠于原著的文化底色、时代、民族、地域文化的内涵。改编不是照搬照抄,也不是随心所欲地乱编、胡编,甚至是颠覆。” 

    对此,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也认为,尽管改编不可能百分之百忠实于原著,但改编者首先必须树立敬畏经典、珍视经典的心态,“从主体方面来说,改编者应该忠实于个人的审美特点同原著的内在契合点,忠实于你改编的艺术样式的独特的思维规律。” 

    专家们认为,经典是遗产而不是摇钱树。经典改编应当自重自律,确保其不失去应有的美学品格。  
    颠覆歪曲成误区 

    经典改编攸关文化建设 

    针对如今一些电视剧颠覆经典、恶搞经典的现象,一些专家认为,某些经典作品的电视剧改编作品发生了严重的价值倾斜,乃至于不同程度的崩坏。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说,“颠覆中心和主流、解构人文的深度、放纵感官享乐是近年来经典改编的误区。” 

    目前,尤其在红色经典改编作品中,出现了一种“红歌黄唱”、“黄歌红唱”的现象。“在本质上这是对经典的颠覆和歪曲,就是将红色记忆中所蕴含的永恒精神力量消费掉、消解掉。这种倾向表现为经典精神被红尘欲望替代,天天选秀,欲望狂欢,英雄退位,市民登场,民族精神很容易就在这种低迷和委顿中消亡。”《电影》杂志主编赵葆华说。 

    李准也认为,当前经典改编中有两个倾向值得警惕,“一是惟时髦是举,以改编的名义把经典作品时尚化、浅薄化、庸俗化。一是用抽象的二重性格和所谓的人性理论,解读古典名著的基本主题和文化。” 

    “看一个民族有没有精神文明史,首先看它有没有文化继承史,这在这个民族对经典改编的态度中可见一斑。”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张子杨说。中国电视家协会研究员张德祥对此表示认同,“应该把经典改编提高到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的高度来认识。”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童道明则认为,成功的经典改编,必须符合社会的期待,必须随着时代前进。 

    “经典改编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我们首先应该对改编者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艺术功底等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张德祥建议成立专门的指导审查委员会,对经典改编进行审查指导,使经典改编能够在我们民族文化建设中真正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文联副主席杨志今表示,中国文联有责任在促进经典作品改编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人民群众普遍欢迎,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