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孔子穿西服,算怎会回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几天前,“木兰之乡”河南虞城县邀请彭丹担任“中国新农村工程木兰文化爱心大使”,被指“请艳星代言亵渎了木兰的形象”。无独有偶,南昌某公司让孔子和老子“穿上西装,打上领带”以促销,也被指“太不严肃,有违商业道德。”
“严肃”与否不像“合法”与否那么好判断,标准也常常靠不住。10多年前,我在湖南韶山,看到有景点打印了大幅真人大小的照片,供游人“与伟人合影”之需,效果不让真人,自然生意兴隆。现在PS技术发达,大概纸板都可以省了。这种做法究竟有多不“严肃”,很难说——不必回到秦皇汉武,就是倒推若干年,没准会“捉将官里去”。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严肃”、“亵渎”这些字眼,可不是萝卜青菜那么简单。“严肃”与“不可亵渎”,其力量常来自于某种仪轨的规定性,而非其自身的重要。“严肃”的维护者有一种本能的惯性,喜欢把事情上升到一定高度,站在绝对正确的角度来讲话。这样到了极端,就使话题成为“禁忌”,变得无法讨论。如对给孔老穿西装的行为,上升到亵渎民族文化甚至更高的层次,就是如此。前不久有某饭店将厕所命名为保护区,招致口诛笔伐,大部分也都是这个调调。
如果能对比,我们看莎士比亚的戏剧被张冠李戴地翻新了无数回,也没有人控诉这是不“严肃”;柏拉图的名字在迪斯尼动画中给了一条狗,也没有人说这是亵渎。真正对“严肃”的话题有“亵渎”的,其实并不是小小的“出位”,而是混淆“严肃”与“轻松”的界限。
比如使本应“严肃”的事情变得很不严肃,就像新闻中某些腐败者一面高唱反腐一面大肆捞钱,本应“打假”的部门却带头“造假”;或者使本不算“严肃”的事情变得过分“严肃”,比如对“明星代言”、“孔老穿西装”上纲上线的言辞。二者的共同前提是对“严肃”嘴上有心中没有,二者的共同结局是往往能造成夸张的幽默效果。当然,对严肃本身最大的亵渎,还是使本来严肃的讨论、追问,成为禁忌,“不了了之”,就像根本没发生。
不管怎么说,幽默感对一个人和社会都很重要。一个社会是不是“严肃”越少越好,暂不下结论,因为这样的社会压根就没有过。但我们对“严肃”过多过甚的情况还比较熟悉,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好。既然我们无法制止那么多对“严肃”真正的“亵渎”,干吗还要让自己看起来那么“严肃”呢?(安平 原题:是什么亵渎了“严肃”? )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