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传艺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国画:一边传统一边创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什么是国画?什么是文人画?什么是城市山水画?在我们身处的这座年轻的城市,需要寻求和秉持怎样的传统与精神,艺术走进时代反映社会又会绽放怎样的光彩,看黄宾虹、读关山月、走进水墨双年展,以传统的根基,创新、创意,再加一点国际交流,这就是2006年深圳的中国画展览给予我们的启示。
选择黄宾虹就是选择了传统
2006年9月19日,为期一个月的《高标自立——黄宾虹画展》在关山月美术馆拉开大幕,这也是关馆重要学术展览“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大师系列展”之一。随后开场的首届关馆学术论坛即以“黄宾虹与笔墨问题”为主题进行。当天,如潮的人流得以一睹大师多幅首次面世的画作。
有人说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有着与中国文化几乎一致的命运,起起落落,在历史上一度被诟病,甚至被全盘否定。黄宾虹把中国画作为毕生选择,以传统学问、民族文化的深厚学养发掘了笔墨语言的超常渗透力,拓展了传统绘画的价值精神。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理论家郎绍君说,20世纪中国画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怎么走向现代,说穿了就是要不要接受西洋画因素的问题。黄宾虹是一个传统的山水画家,他取得的成就不是因为汲取了西洋画的因素,而是因为他对传统下了很大功夫。他一辈子都在师法古人,直到90岁都没有停止临摹古人。郎绍君以为,在世界画坛上能够代表中国的,还是传统的古典艺术。
在近年来国学复兴的大背景下,国画也处在一个重新发现的复兴过程中,此时此际,黄宾虹的意义不仅在山水画上,更在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上。关山月美术馆艺术总监陈湘波出语概括:在深圳这样现代时尚的城市,对黄宾虹进行研究与重读,意义深远。
从传统一脚迈入当代
2006年12月的深圳进入了水墨状态。来自英、美、法、德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共250余位艺术家的400多件作品,把深圳各大美术馆装点成了水墨大世界。2006年12月11日,第五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宣告开幕。
相比往届,水墨展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致力于传统水墨画艺术“走进当代走向世界”的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创立于1998年,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今年“城市山水画”、“设计水墨”和“新加坡现代水墨”、“笔墨传承”、“水墨·生活·趣味”共五个主题独立构展布局于深圳的三大美术馆与深圳画院展出,以多元、多角度的呈现探索了水墨画在当代的传承及革新。
此届双年展的评委、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许平认为,水墨画富有诸多创意元素,而“水墨双年展”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命题。这个命题的提出,既有一定的学术水准,也具有相当的挑战性。这么有挑战性的命题出现在深圳,在他看来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深圳是一个鼓励创新精神的城市,这两者之间有某种契合点。
本土艺术概念走向全国
与传统水墨画山水、树木、花草不同的是,城市山水画更多着墨于城市,尤其是城市中的建筑。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画院放眼于都市化进程开展的一场“深圳画家画深圳”活动。深圳画院邀请了宋文治、姜宝林、卓鹤君、常进等30位著名画家来深圳画山水,举办了首届“城市山水画展”。
本届水墨双年展举办的“城市山水画展”因中国美协参与主办而成为国家级的展览,此举标志着“城市山水画”得到美术界的重视和肯定。这是继1993年之后深圳举办的第二次关于“城市山水画”的展览,面貌与第一次相比有了极大的飞跃。
据策展人、深圳美术馆研究员鲁虹介绍,城市山水画在全国越来越普及,南京、武汉、哈尔滨等城市都办过类似的展览、研讨会等,城市山水开始深入人心。2006年除了邀请一些在水墨方面有建树的十几位名家外,其他则向全国公开征稿,不仅引发了全国各地艺术家的踊跃参与,还收到了韩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外艺术家的积极投稿。让他们惊讶的是,很多自由来稿的水平都非常高,甚至比邀请来的作品还好。来稿一共1600多件,经过全国专家的两轮筛选,最后选出了104件展出。这些作品风格很广,不管是内容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有很多新发展,比以往大有进步。
深圳原本传统水墨艺术积淀相对薄弱,却首创城市山水画异军突起,有专家分析,深圳所具有的特殊文化气质使其在艺术方面更加关注当代艺术与水墨创新,这与城市性格相吻合。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