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从唐代书法教育体制反观今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国学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翻开隋唐艺术史,在璀璨夺目的艺术瑰宝的身后,我看见了一个体制完备的艺术教育机制:
   隋朝于公元607年诏试科举,开创了延续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制度。隋朝设国子学、太学,以及四门学、书学、算学,归国子监管辖,为国家最高的学校设置。其中“书学”设立博士五人、助教五人,置生员四十人以教习。
   唐代沿袭了隋制,并经唐太宗着力建设扩大编制,除由国子监统辖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外,又设立弘文馆、崇文馆、医学,分属门下省、东宫、太医团管辖,置学生教习。其中“书学”设于书学馆,老师是两三个“书学博士”,掌教“文武百官八品以下及庶人之子”。学习要求“《石经》三体书限三年业成,《说文》两年,《字林》一年。”书学学生也参加科举考试,其方法是:“凡书学,先口试,通,乃墨度《说文》、《字林》二十条,通十八为第。”(《新唐书·选举志》)
   当然,除书学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三处的学生也必须学习训诂和书法,其中要求“学书,日纸一幅,间习时务策,读《国语》、《字林》、《三苍》、《尔雅》。”上行下效,地方州县也与国子类同,在地方上也推行中央的办学方式。
   唐朝政府还为书法家设立专门的官职,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等书法大师都先后担任过“翰林侍书”这一职务,为太子诸王教授书法,朝中高官贵族子弟则在弘文馆、崇文馆习书。据《唐六典·卷八》“弘文馆学士”条记载,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诏令现职之京官,不论文职武职,凡列五品以上,“性爱学书,及有书性者”,皆准到弘文馆聆听书法之讲授,敕由欧阳询、虞世南负责教示楷法,故使士庶之学书风气大为振奋。
   唐代书法教育思想专尚法度规矩,尤其重“楷法”。《唐会要·卷七十七》中记载,弘文馆和崇文馆的学生们被要求:“所学经业,务需精熟,楷书字体,皆得正样。” 唐朝科举的六个科目中,书法为其一科,名叫“明书”。中央政府铨选官员,以“四才”为标准,其中“三曰书”,要求“楷法遒美”。
   唐楷向以严正精美著称,“楷书正样”代表着唐代书法艺术教学的基本原则。从笔法方面的“永字八法”,到唐太宗《笔法决》的“合勒处勒”、“仰上覆收”,及至颜真卿的“均谓间”、“密谓际”的结体法度的总结,都贯串了唐代书法教育理论的基调。
   唐朝的书法成就和唐诗一样,异常光辉夺目。中国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发展到唐朝达到继晋朝发展高峰之后的第二个极盛时代,出现了历史上许许多多书法艺术家和书法理论家,并开创了有唐一代新风。
   …… ……
   对这段历史的复述令我久久沉浸在仰慕追思之中……
   虽然,一代君王的个人爱好会对某一种艺术的发展产生影响——如李姓皇帝之于书,赵姓皇帝之于画——但能够使此种艺术达到技巧和理论的颠峰状态,也绝不是皇帝赋予其一己之好以无上的特权所能左右的。他们在政治理想中贯穿着对艺术的热情,只不过是深谙“艺术”对自己子民之灵魂的滋养罢了。这又涉及另外一个论述起来极为复杂的问题:吃饱穿暖之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艺术?!
   反观今天,一个学生除非是决意要报考艺术类院校,否则他(她)在中国当前的“教育生产线”之下,获得艺术“陶冶”的机会将非常之少。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跨进初中之后就实质性的停止了美术和音乐之类“副课”学习,而主攻“语数外”。等到六年苦读进入大学,国家教委硬性规定的“艺术鉴赏”课程,要么由学校领导弄出虚假的课表、教学计划之类以应付上面的检查,要么就流于形式。大学生活尽管时间宽裕精神放松,但多数人已经不再具备一种欣赏艺术的习惯了,对艺术和美的感知力也逐渐迟钝退化,甚至流于轻薄浮浅……他们消费着商家为“轻薄浮浅的品味”所量身定制的流行文化,在“个性”和“标新立异”的幌子下盲目又愉快的为“Bad Taste”买单。……
   在一个国家中,当国民的“艺术素养”呈现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小范围特征时,这个国家就已经埋下危机了。别的不提,只看看自忤为“文化中心”的北京和他的那些“鸟巢”之类造型怪异,和自身皇城古都身份并不相称的建筑设计,就知道这种危机已经降临。一些国外的建筑师将其因为幼稚而被本国文化排斥的思路拿到中国来实践,来“大放异彩”,居然能在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中屡试不爽……想想当年我们的祖先已经完善了“营造法式”的时候,他们的祖先却还在简陋的茅屋草棚中瑟瑟发抖,……真是可悲可叹,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可取的东西真的那么少吗?!
   ……由行政官员来决定一个城市面貌进行规划,本身就是在将城市的脸送交给一个冒牌的整型医生,行为本身从根本上就充满了极高失败率,而风险和损失却与官员们毫无关系,只要他在过程中没有贪污行为。通常“外行”手握着对一张脸的“改造”权力时会有两种处理方式:
   A.模仿。县里模仿市里,小城市模仿省会城市,大城市模仿首都……或者干脆在出国考察的过程中拍些照片,以彰显自己的见识广博,压一压规划专家们的风头;
   B.随心所欲。一望即知这种是最危险的方式了,有多少“推倒重来”都是某个人或某些人随心所欲的结果啊!
   什么时候,我们的学校教育不再功利而短视?什么时候,我们的官员考核、遴选也能不走形式的添加上“艺术修养”一项?……
   “美育”和“全面发展”宣传了那么多年,依然只沦为空洞的口号。为什么在全国绝大多数人民温饱解决了几十年之后,它仍然是个“口号”?!
   相信身为中华儿女都会为我们曾经的“大唐时代”而倍感豪气涌动:一千多年前,它是世界的中心,是番邦异族朝觐瞻仰的梦想之地……但我们必须明白:富足,绝不是它被全世界尊重的全部原因。
   来源:网易博客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