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让亚洲文化不再“失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曾经创造了辉煌文明的亚洲,渐渐陷入文化“失语”状态。这种现状,令人们感到不安。 
  正在召开的第八届亚洲艺术节上,“警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全球化,携手防止东方文化‘失语’”的呼吁,前所未有的急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化的“失语”,产生的不仅是繁华散尽的失落,还意味着民族身份的模糊。
  中国、印度、古巴比伦,三大文明古国的光辉交相辉映。亚洲,作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经是世界文明的中心。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西风东渐,亚洲各国文化在全球文化传播版图上日趋边缘、模糊、式微。
  这种式微,从我们身边就可以看出。这些年来,我们在广泛地谈论奥斯卡、好莱坞,谈论诺贝尔文学奖,谈论法国的艺术、地中海的文化。我们在大学校园开设西方艺术史,青年们对美国和英国文化的了解甚至超过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许多年轻人言必称“西”,以西方文化为价值标尺。而与此同时,关于东方各族文化的传播和研究,不仅在西方感兴趣者寥寥,即便是本土本民族,研究和传播的渠道也极其不通畅。由于不了解,导致了更加主动的放弃,这是造成亚洲文化在全球交流中“失语”处境的重要缘由。
  无论主动地“取悦西方”,还是被动地“泛西方化”,都是亚洲各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解决的途径之一,就是给予本民族传统更多关注,给予各类本土艺术更好的文化生态。亚洲艺术节的可贵,正在于它搭建了一个传播平台,让各国弥足珍贵的艺术样式在这里被展示、被研讨、被欣赏,碰撞思维,在文化交流和不同文明的对话中,加深亚洲人民甚至世界人民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尼泊尔首相德乌帕在给亚洲艺术节发来的贺词中,十分动情地写道:每个亚洲国家的文化都是我们的骄傲,但是超越民族与国家的狭隘范围,提升对文化的认识同样十分必要。我们必须学习和尝试欣赏周边国家文化的伟大和雄奇。
  亚洲各国都需要培养这种文化的自信,首先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然后是对东方文化、亚洲文化的自信和欣赏。但拯救“失语”的亚洲文化,不是靠一个亚洲艺术节演几台节目,就能扭转乾坤;也不是靠相关国际组织救助几个传统文化项目,就能起死回生。一个文明的兴起,排除不可扭转的外在因素,努力自救,才是根本的出路。
  文化需要坚守,更需要继承和传播。亚洲各国的民族文化,形式虽丰富,内涵虽深厚,但由于缺乏自觉的传播,开始被扁平化地呈现在世界面前。美国大片把亚洲各国打包成一个类型化形象,就是典型一例。贫穷、狭隘,有点神秘,还有些原始,这些所谓的亚洲形象并不令人愉快。因为它是片面的呈现,不真实的传播。如何扭转这种认知上的偏见,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将开发、保护、发展有机结合,使悠久的文化遗产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亚洲各国亟须解决的课题。 
  用更多的途径和方式,振兴本国文化传统,及时真实地呈现亚洲各国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并行不悖的文化身影,这是我们重拾文化信心的依仗。
     作者:刘琼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