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看得起戏的权利,这才是真正的还戏于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戏剧形成于民间,伴随着民族的成长,是最具民族特色和传统的代表性艺术。在我国,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戏曲艺术,自古以来就长期活跃在民间的社火、节日里,活跃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也是传播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美学观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在当代,戏曲得到了新的继承和发展,与一百年前引进的话剧等,共同构成了我国戏剧事业的繁荣局面。 
    戏剧界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这些年来,我们的一些戏剧人和文化部门,或为了评奖的功利而远离观众,或出于个人的偏爱而脱离生活,或高高在上不愿为百姓写戏,或一味的大制作大排场而失却了戏剧艺术的本体,越来越高的票价也让普通百姓看不起戏。 
    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剧目与普通观众的艺术审美相距甚远,结果只能是观众没有好戏看,观众看不起戏,造成观众新的流失。在这里,还涉及戏剧回归市场的问题,票价高固然看不起戏,由于不善经营,好戏也难以让更多人有机会看,从而加剧了自身的生存危机。 
    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早在为首届中国戏剧节题词时就写道:"还戏于民",可见为民写戏、为民演戏、演百姓爱看的好戏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一问题仍然现实地存在着,在我们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家园的今天,大力倡导还戏于民,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进一步引起戏剧界和政府文化部门的重视。 
    还戏于民和高台教化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戏剧艺术的繁荣发展;看戏观剧也是和谐社会中每一个公民的文化权利,他们需要从看戏观剧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和满足。同时,建设和谐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戏剧应该成为重要的艺术载体,"高台教化"是我们民族戏曲的传统。 
    胡锦涛同志在八次文代会上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寄予了厚望。党的十七大的召开,为戏剧事业的发展繁荣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胡锦涛同志要求文化工作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显然,为民写戏,为民演戏,让人民群众享有戏剧艺术的成果,应该成为每一个戏剧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还戏于民,是戏剧事业发展繁荣的需要和重要标志。近两年来,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开展"送戏下基层",足迹已经遍及十几个省市的城乡,演出了50多场,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称赞。中国剧协并不是文艺院团,"送戏下基层"体现了文艺的"二为"方向,实际上是在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让还戏于民成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导向和示范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还戏于民有着直接的和深刻的影响。这让我想到这些年来举办的各类全国性的文艺评奖和办节。评奖办节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为的是促进戏剧等各类文艺事业的发展繁荣。一方面戏剧人不应为评奖而创作,另一方面评奖办节更要真正体现出正确的导向,让戏剧人清楚地知道倡导什么,追求什么;即使是还戏于民,也不是简单地去迎合观众,还要引导观众、培养观众。 
    近年来在我参加的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中国艺术节文华新剧目奖等的评奖中,主办者和评委们都非常重视剧目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重视演出的场次和观众的意见。在"五个一工程"奖评奖中,就设有群众评委,与专家评委一样有投票权;在中国艺术节上,还设有观众最喜爱的剧目评选,都取得了有益的成效。 
    中国剧协主办的中国戏剧节已经举办了十届,还戏于民一直是办节的宗旨。以刚刚在苏州闭幕的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为例,参演的30台剧目是在全国报送的近100部剧目中遴选出来的,题材丰富,形式多样。话剧大都直面现实人生,写先进人物避免了脸谱化、概念化,而表现百姓的喜怒哀乐更是真实传神,引起了普通观众的情感共鸣;传统戏曲也精彩纷呈,新创作的现代戏时代感和艺术性都很强,不追求舞台豪华的大制作,整体上呈现出大气、简洁的诗化之美。本届戏剧节是近年来我国戏剧创作最新成果的一次集中亮相,戏剧节真正办成了"人民的节日、艺术的盛会",让更多的观众共享美妙的戏剧盛宴。 
    观众少了,观众"老了"? 
    众所周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21世纪的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世纪的传统戏曲也不例外。2002年,著名剧作家魏明伦曾以《当代戏剧之命运》为题,论及当代戏剧的奇特处境和生存危机,深深触动了戏剧人的心灵,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国戏剧命运"的大讨论。的确,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娱乐的多样,新世纪戏剧面临着新的挑战。 
    当代戏剧危机的主要表现在,观众去剧场少了,特别是青年观众分流了,城市观众减少了,观众"老了"。在多种艺术形式并呈的情况下,观众出现分流,戏剧失去昔日的独家风光未尝不是正常的现象,但那些认为戏剧,尤其是戏曲形成于封建社会,随着时代前进必然要消亡的观点却是无稽之谈,诗歌、散文、说唱艺术比戏曲产生更早,难道都要消亡!中国戏曲是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它已经融入了中国百姓的精神生活,寄寓着他们的思想情感和美学理想,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这些正是时尚文化、影视艺术所缺少的。它独特的艺术风采,它所凝聚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内在的艺术生命力,决定了它不会成为时代和观众的"弃儿"。而且,戏曲的独特魅力和形式优势自身就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中国戏曲的文化基因和优良传统,更是我们解决好全球化与民族化、娱乐市场与文化品性等关系的重要精神资源。 
    显然,大力倡导还戏于民,正是解决戏剧目前命运问题的重要途径;强调戏剧与观众的血肉联系,就是让戏剧回归它得以产生和滋养的生存土壤,犹如鱼儿回到水里,作为观、演当场交流的戏剧艺术,失去了观众就等于失去了自身。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人类在、戏剧在,危机中有生机,经济转型、文化多元同样为戏剧在当今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坦然面对,把握机遇,传承创新,打造精品,还戏于民,再创辉煌,是戏剧人努力奋斗的目标,也是戏剧事业发展的关键词。 
    就剧目创作来看,为百姓写戏,在近年来的剧目建设中已经有非常成功的例子;而为百姓演戏,就能改变以往演戏为了评奖、评完奖也就完事的尴尬现象。有了更多更好的优秀剧目,就会吸引更多的普通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走进剧场,才能走出困境,迎来戏剧事业新的发展和繁荣。 
    最典型的例子如河南豫剧《程婴救孤》。该剧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第三批十大"精品工程"剧目榜首,第七届艺术节"文华大奖"榜首和观众最喜爱的剧目。为什么能够成功,我曾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程婴救孤为何叫好又叫座》,总结了四条:民族精神、平民视角、现代审美、回归市场。这四条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就是为民写戏,还戏于民,如此,观众就会看你的戏,就会回报你。该剧已经演出了五百多场,好戏是在市场上演出来的,该剧创作之始,剧团就确立了剧目--市场--发展的理念,追求"三大市场",即巩固农村市场,拓展城市市场,打入院校市场,立志在多元文化竞争中,为民族艺术争得一席之地。 
    随着还戏于民的倡导,近年来戏剧界已经出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如上所述,专业剧团把握剧目创作导向,产生了一批优秀剧目。而在民间,职业剧团的兴盛,实实在在地表现出民间戏剧的复苏,已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浙江就有几百个民营越剧团,广东佛山的司火局、海南海口的大致坡、山西运城的庄户剧团都很红火,张家港建立公共文化体系、送戏下农村形成了制度。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每两年一届,为民营剧团提供了一个展演交流的平台。在河南许昌等地,还有相当一些民间自发组成的戏迷剧团,平时工作,空闲演戏,自导自演,自娱自乐。可喜的还有学生戏剧活动的活跃。除了戏剧专业的学生,还有许多业余学生剧社,他们是戏剧的基本观众,也是戏剧人的后备力量。一百年前,话剧就诞生在留日学生李叔同等人的春柳社。 
    市场的归市场,公益的归公益 
    剧目与观众是通过演出市场联系在一起的,我在这里所讲的回归市场,是指让更多的观众有机会看戏,而不是简单地要戏剧到市场上去挣钱。剧目与市场一旦形成良性互动,市场的回报既有经济的回报,更是观众精神的愉悦和对剧目价值的肯定。戏剧市场包括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还戏于民的"民"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农民,而是包括城市普通百姓在内,当然也包括学生等人群。 
    目前的戏剧演出市场明显地存在着不平衡现象:总体上市场的不景气,但戏剧在一定时期和区域仍有新的发展和热演景象;国有院团不景气,民间职业剧团却不断地涌现;都市戏剧不景气,农村戏剧演出仍然有一定的市场;多数院团不景气,少数有影响的、名演员挑梁的剧团却很是红火,等等。对于这样的不平衡,要做具体的分析。国有剧团与民间职业剧团的差别,启示我们从现有的文化体制上找原因。农村演剧市场的繁荣,给人以欣慰,却不能盲目乐观,只有农村、都市都繁荣,才是真正的繁荣,而农村演出剧目质量也有待提高。少数院团的热演,如北京人艺演出的红火,也启示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戏剧艺术的生产要产生好的效益,知名品牌、剧院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是长期精心打造和经营的结果。 
    戏剧是文化事业,但要到文化市场上才能实现价值,因此,它兼具文化产业的属性,戏剧人就要学会经营,善于经营。不过,戏剧界多年来并不擅长经营和市场运作,戏剧怎能不危机!我们过去的戏剧政策和国办剧团体制,弱化了经营能力,也就弱化了戏剧在市场的竞争力。当电视、居室文娱等迅速崛起之时,戏剧马上就败下阵来。这种体制性的障碍可能在国家级院团比较明显。文化部长孙家正曾尖锐地指出过,拥有"国家院团"的头衔和丰富的资源,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赢得市场,赢得观众。要把资源转化成市场竞争力,就要看机制灵活不灵活,转换手段多不多,有没有创造性的思路。可谓一语中的。地方剧团的崛起,民营剧团的勃兴,已经形成对国家级剧团的竞争局面。不过,有竞争是好事,有竞争才有发展,才能走出当前的危机。 
    这些年来,国家加大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就是为了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进一步提出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政策更是明智的、可行的,也是应该的和必须的。 
    作为文化事业的戏剧,尤其是民族艺术的戏曲,毫无疑义,属于公益性质,是以传播先进文化、民族艺术、让更多的普通观众获得精神的享受为宗旨的,国家就应该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对经营机制改革的指导,而决不是简单的"转企",屈从于商业化、市场化,当作文化产业推向市场,自讨生存,那样只能是加大戏剧的危机,还戏于民必将成为一句空话。 
    既然戏剧回归市场是为了让更多的观众看戏,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还戏于民,谁来买单? 
    在农村,自古以来戏曲演出都是在传统的四时八节和民俗活动中,在广场和集市上,普通百姓看戏是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的,现在仍然如此。 
    在城市,国办剧团既然是公益性的,就也应该是低票价的,百姓才能买得起、看得上。国家必须保障普通群众看戏的权利,看得起戏的权利,这才是真正的还戏于民。但现在城市的票价都很高,怎能真正还戏于民?国办剧团的演出不同于作为产业的国家不给资金的商演剧团,商业戏剧可以根据成本和市场定价,去满足另一部分人的需求,公益性戏剧却是不行的。小康社会,还戏于民,政府买单,天经地义。 
    由此我想到了去年的芬兰国际戏剧节之行。作为北欧一个只有五百万人口的小国,芬兰一年的戏剧观众竟达五百万人次。在赫尔辛基市立剧院,艺术总监向我们介绍剧院时,第一句话就是他们的剧院是为人民演出的,我很是惊讶。这是芬兰最大的剧院,有二百余名演职人员,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二点,一是国家每年拨款1800万欧元,二是低票价,控制在15至40欧元之间。可见国家对戏剧的重视,平民看得起戏有保障,才有了五百万的观众人次。 
    (作者系中国剧协党组副书记兼秘书长,博士,研究员 季国平)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