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喻大华谈光绪与晚清:改革比革命更困难(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比约定时间早到10分钟,可喻大华教授早已等在那里了。
在网上,喻大华的语录随处可见,作为央视《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他的“粉丝团”影响力颇大,他们自称为“喻香肉丝”或“喻林军”。
喻大华的幽默,深入骨髓。谈到明末汉族官员争相投降,他说,搞得清廷接待不及,不得不开VIP窗口。而设想被卡在电梯中,可能耽误网络直播时,他口气更是轻松:实在不行,咱们抬着电梯一起去……
喻大华早想讲光绪,但晚清皇帝得一个个来,好容易轮到了,又因收视率的原因,编导让他先讲溥仪。然而,好饭不怕晚,喻大华版的光绪引来一片好评,同期推出的《囚徒天子光绪皇帝》一书,也得到读者们的认可。
在中国历史上,光绪是一位非常特殊的皇帝,他开启中国近代改革的闸门,却因才华、经验等原因,最终被黑暗吞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光绪终于没能超越历史的宿命,他成了一个悲情时代的精神象征。然而,一代代人们并没有停止追问:如何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我们真的走出曾经的时代了吗?当历史的大河惊涛拍岸,不断以粉身碎骨的方式在冲击着地峡时,该怎样拓展未来之路?
“改革比革命更困难。”喻大华教授如是说。
历史没有终点
北京晨报:您为何特别关注光绪?
喻大华:光绪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皇帝,只活了38岁,在位34年,绝大部分时间是傀儡。他的命运起伏特别大,容易打动读史者的心弦。每个朝代都会有盛世和衰世,但历史的车轮一旦运转,便有很大的惯性,盛世之君谁干都行,都差不到哪儿去,衰世之君就很难了,很多事非人力所能为,如果把光绪和康熙掉个儿的话,评价会完全不同。
北京晨报:很多人看来,这段历史充满了屈辱。
喻大华:在我们说近现代史屈辱、苦难的同时,不能忘掉它也是中国人抗争、奋斗和浴火重生的历史,这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历史要从长远的角度看,1895年,我们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了,可日本从此走向军国主义,50年后,几乎亡国,我们却成了胜利者。历史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赛,不能只从某个点来看问题。一个民族不可能永远都辉煌,一个人要受得起委屈,一个民族也要受得起委屈。
满清的文化负担小
北京晨报:光绪遭遇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如此艰难,恐怕唐太宗来了也不行。
喻大华:清末面临三重压力,一是处在王朝衰败的节点上,中国历史存在着王朝兴衰轮回的周期现象,因为专制体制长期不变,无法跳出这个历史宿命。二是处在中国封建社会没落的节点上。三是资本主义向东方扩张。总之,清自嘉庆衰落,又支撑了百年,还挺过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确实是个奇迹。
北京晨报:这个奇迹是怎么创造的?是不是与满清是异族相关?
喻大华:有一定关系,满人入关前不会说汉语,文化负担小,一直在学习,到后来,说汉语最好的反而是满人,出了大作家老舍、语言学泰斗罗常培。清代在吸收外来文明的过程中存在阻力,但到它灭亡时,中国一只脚踏入民主化门槛,另一只脚踏入工业化门槛,这很不容易。此外,清代皇帝勤政、廉洁,对灾民能给予一定的接济,这也延长了它的寿命,因为人民对它还没有彻底失望。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