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央视春晚,那张破碎的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南都周刊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央视春晚的节目单又“早泄”了,估计每年一回的春晚“查内鬼”劲风又要从媒体上刮起。至此,2008年的央视春晚大幕,算是在舆论前正式拉开…… 
  大幕是拉开了,可是缺少新意。毕竟,这两年类似“节目单曝光”这样的疑似炒作,大家都见得太多。一个节目单,既不会说又不能唱,观众知道便知道了,防贼似的,有那个必要吗?媒体发达的年代,这种保密心态不像是为大家守惊喜,倒有些把戏被揭穿的慌乱。
  虽说还是“第一晚会”,还能笼住腊月三十到大年初一这个时段大家的注意力,但蓦然回首,央视春晚早就不是一家独大了。这个情况的内因,有我说过的春晚农村化、老龄化与非时尚化,也有大家日益反感的说教味儿和单位味儿。外因则显然是因为选择在增多。除了各家的影碟机,这几年地方频道的努力一直都很可观,仅以今年为例,至少就有北京电视台和湖南卫视两家电视台,在演员阵容上并不属于央视。北京台有郭德纲、陈佩斯、朱时茂、王刚、刘晓庆、蔡明、羽·泉、黄晓明、安以轩、苗圃、阿朵、邓亚萍以及《奋斗》、《士兵突击》等影视剧的主创;湖南台有何炅、汪涵、李湘、曹颖、谢娜、大兵、唐国强、张国立、蒋雯丽、李宇春、陈楚生、周一围、张峻宁以及《家有儿女》、《武林外传》等影视剧的演员……这里还没算一惯喜欢搞大的东方卫视,善于在小日子模式中营造喜庆温馨的辽宁、天津等地卫视。
  本来,多年的“龙头”地位,使央视春晚一向占有着全国春节档晚会的资源垄断权。但有一利也就有一弊:艺人层出不穷,央视的庙又太大,领受过春晚怠慢的艺人不在少数;加上央视春晚筛选节目所特有的衙门思维和体制思维,导致许多节目因为舞台外因素无法亮相春晚,这就主动提供给了上述众多“小一号”竞争对手以机会。所以从1980年代后期的“京津沪浙粤五省大联欢”,到现在各自为政的上星频道晚会,央视春晚的对手从来就没少过,而且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劲,还越来越拥有独家资源(比如湖南卫视的“快男”与“超女”、北京电视台的“德云社”、“红楼选秀”)。
  选择的增多对观众来说无疑是好事。事实上,现在的普通人家过大年三十,无非也就是守着电视里的晚会聊天、打牌,碰上有几个能笑的节目就很满足了,并不关心它是央视的还是卫视的。记得前一两年曾经有过一个观众测试,问多次参选、又屡次在最后关头被“拿下”的天津相声老演员杨少华,到底参没参加过央视春晚?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观众都回答说参加了——因为老杨总在电视上露面,大家忘了他出现的时候到底是在春晚、“曲苑杂谈”,还是“周末喜相逢”?
  央视春晚现在正处在一个“假装强势”的境地,除了像赵本山那样极个别的节目,已经很少有人真愿意关心它到底演了什么。相反,倒是它毙过和排斥的节目更能引起注意:就如在北京台复出的陈佩斯朱时茂、这两年一直在浪尖上浪着的郭德刚、曾经的杨少华、最近的小沈阳……所以对于这样一台骨灰级的晚会,骂是没必要的,呼吁“抵制”更属哗众取宠。还是让它“淡淡地来淡淡地去”,直到某年某月某一天,我们想起中国电视曾有过那么一张破碎的脸。
    作者:徐江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