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传艺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八闽千姿:“制鼓第一村”百年手艺面临失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社柘荣十一月二日电 题:“制鼓第一村”百年手艺面临失传 
  中新社记者 郑长灵 
  每逢喜事、节庆,必定鼓声震天以表心中喜悦,福建宁德民间保留着这古朴的民俗。一面用了三十年以上的大鼓,敲打起来鼓声激昂浑厚,更称奇的是大鼓居然没有用一枚铁钉,一打听原来大鼓是有着“制鼓第一村”之誉的福建柘荣霞洋村中制鼓老艺人彭招波的杰作。 

  制鼓是彭氏家族祖传的一门手艺,传到彭招波已是第四代,历经一百多年的历史。彭招波从十五岁开始跟随父亲学制鼓,十八岁继承父亲制鼓的衣钵,从此走上了制鼓生涯,与鼓结下不解之缘。 
  霞洋村彭氏制作的牛皮鼓,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鼓身和鼓面。鼓身由三十年以上树龄的杉木组成,鼓面用上等的牛皮制作。一面鼓身大约需要七寸木材,一张完整的牛皮可以制作两个半鼓面。 
  “制鼓是个细活儿,不仅要心灵手巧,更要倾注真情,只有这样,制作出来的鼓才会有灵性。”彭招波深有感触地说,霞洋的大红鼓能有今天的名号,除了在取材上好中求好外,在制作工艺上更是精益求精。
  彭招波制鼓极为讲究。他始终遵循着彭氏先祖留下的“三不”遗训:原材料不符合要求不用,天气时令不适合不动工,心情环境不合适不制。每年的秋冬季节,他才上山砍伐杉木(这季节的杉木水分少,晒出来不易产生裂痕),截取杉木根部三段,架到阴凉通风处晾干,然后按照尺寸模型锯好,逐块粘合而成,再用刨刀将鼓身外部刨平。为防止杉木受潮膨胀,他在做好的鼓身靠鼓面的两端内壁,安一条二公分宽的竹片,目的是让鼓沿更加均匀结实,这样一个鼓身就算完工。 
  而鼓面的牛皮必须先浸入水中五至七天,为保持牛皮原有的颜色,每天需要换一次清水。据他介绍,等到牛皮完全浸透后,取出用剔刀去掉牛毛与赘肉,再贴在墙壁上晒干。这道工序是细活,讲究手上功夫,用力过猛可能刮穿牛皮,用力不足赘肉刮不干净,影响鼓的音质,这活没有几年的功夫难以掌握到家。 
  在蒙鼓之前,老彭总要净手焚香,才开始最后一道工序:先将鼓身固定在木架上,用剪好的牛皮覆盖住鼓身一端,将皮耳系以绳或其他物品向下拉紧,尽量使皮扩张;同时不断揉压鼓面的鼓皮,用鼓杵有节奏地敲打鼓面,让皮纤维松了之后再顶压拉皮,直到鼓声匀称,再用自制的竹钉将鼓皮固定于鼓身,另一鼓面也用类似的方法制作。待两个鼓面完成后,再用锋利的小刀将多余的牛皮切割掉,最后给制好的鼓面上清油,给鼓身上红漆,这样一面圆肚牛皮的大红鼓就制成了。 
  听当地村民们介绍,彭招波四十多年制作了四百多面大红鼓,遍及闽浙边界多个县(市),没有一个出现质量问题。 
  然而,由于霞洋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制鼓业如今逐步走向衰落。彭氏后代继承者更是寥寥无几,到了彭招波这一代,村里只剩下两个会制作传统牛皮鼓,而且都年逾花甲。 
  “按六天制一面鼓算现在制鼓一天有一百多元的收入,如果每年制作十面鼓收入也在一万元左右。”对于年轻人宁可外出务工也不愿传承这门传统手艺,彭招波感到非常不解。他非常乐意带徒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学制鼓手艺。他也表示,会一直坚持制鼓直到老了拿不动刨刀。(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