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北京庙会的前途在哪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京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严峻的问题是,在现代化进程的凯歌声中,传统的东西,总是节节败退,任由现代因素的新玩意宰割。对在现代化浪潮中苟延残喘的传统手艺,扶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给他们生存的空间,不要总想着要规范和管理或者收费。 
    今年过年,北京的庙会很火,但凡大点的庙会,每天都十几二十万人,到现场一看,人挤人,说摩肩接踵,半点都不过分。这样火的庙会,内容却贫乏到了极点。规模庞大的庙会,除了粗糙的祭天祭地的仪式和同样粗糙的外地进京草台班子的节目,传统的吃喝玩乐,在庙会里都变了味,北京小吃,只有样数不多的几种,而且都用大保温桶盛着,炒肝也罢,爆肚也罢,羊杂也罢,茶汤也罢,一份十到十五元不等,人们拥到跟前,一手钱一手货,交了钱就一小勺,跟早年灾荒时节大棚舍粥似的。这样的大锅小吃,味道不尝可知。我只到了地坛一个庙会,但据朋友说,其他的庙会,也大同小异。 
    庙会上卖的东西,百分之百都是工厂化的产品,服装、面具、玩具,连风车都是机器做出来的,只有那么几种样式,买出来,千人一律,一点变化也没有。至于过去那些可以现场表演的玩意,什么糖人、泥人之类的东西,据说今年都无从觅其踪迹。 
    各地的庙会,都是地方文化的一种展示,北京当然也不例外。一般来讲,最能代表某个地方文化特色的东西,可以作为地方标志物的东西,大多是传统的,除非这个地方是个新兴的城市。提到北京,人们除了想到故宫颐和园以及胡同,大概就是这些属于民俗的小吃、玩具和天桥的把式,喜欢听点什么的,还有京剧和大鼓。属于现代的东西,往往难以作为地方文化的标志,因为你有,别的地方一样也可以有,某些现代建筑虽然暂时也可以被人视为某个城市的地标,但很不可靠,因为别的城市完全可以请同一个建筑师修一个一模一样的出来。 
    然而,严峻的问题是,在现代化进程的凯歌声中,传统的东西,总是节节败退,任由现代因素的新玩意宰割,由生产线上成批生产出来的东西,往往会像潮水一样吞噬一切。故宫没有被拆掉,但已经淹没在高楼大厦之中,我在给学生讲帝居的制度性威严的时候,无论如何也难以让学生产生古人那样对皇宫的敬畏。胡同更是拆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有些也往往变成了假古董。梁实秋和老舍笔下的北京商业文化,早就成了明日黄花,眼下仅存的小吃,也已经变成了大锅熬,现代文化正在以它的平板,无特色,普世性,排山倒海而来。大概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建筑都是钢筋水泥大玻璃,我们的穿着都是牛仔衣裤(裙),吃的都是麦当劳,走遍世界,都一个样。没有了传统,人们虽然可以生活得很好,却会因此而丧失文化再生和创造的种子,我们后代的生活,会变得乏味的。 
    在这种现代吞噬传统的潮流中,政府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显然,过去的若干年里,听之任之和推波助澜的事儿太多了。以至于现在中国稍微像点样的城市,看过去,都一个模样,现在,硬件的传统已经毁坏殆尽,软件的传统,也岌岌可危。一方面,我们的政府意识到了抢救传统的重要性,出台政策扶助传统工艺,但是另一方面,传统的东西,却往往没有基本的生存条件。以小吃为例,现在北京的小吃,其实多数是百年以来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由那些手工操作的小店创造出来的。而现今,在街道上,胡同里,小吃店被“管理”得连生存都难,创新,憋出绝活,就更谈不上。事实上,传统小吃要想维持,在维持的同时,有所创新,前提必须保持小店的手工性,而且店面得小,一大,一上机器,小吃就变味了。然而,在当今之世,小吃如果不大锅熬的话,就别打算赢利。 
    显然,对在现代化浪潮中苟延残喘的传统手艺,扶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给他们生存的空间,不要总想着要管理或者收费。否则,总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后代和老外会对我们逛庙会的习俗感到奇怪———为什么这些人挤着买票去吃一些又贵又难吃的东西,买一些哪儿都能买到的大陆货呢?(张鸣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