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我们需要如何强势的文物保护部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红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上周,挖掘工人在开挖广州猎德村曰材李公祠工地废墟时挖出怀疑是两门古炮的筒状物体,施工人员却没有向文物部门报告,而是组织保安将其转移并锁在万福李公祠内。2月25日上午,前往鉴定的广州市文物局、天河区文化局、天河区博物馆等单位工作人员却始终被堵在万福李公祠门外,当地街道负责人声称不在广州,街道、村组织工作人员集体“蒸发”。文物保护单位一行人和记者在现场还遭遇多批不明身份人员的阻挠。(《新快报》2月26日) 
  《新快报》的记者采访中,发现紧缩的公祠门内有三人搬挪木板遮蔽门缝,后者随即躲藏。文物保护单位一行人连同记者在公祠门外等候三个多小时,当地街道、村组织的人员也不现身。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猜测,如果挖掘出的确为古炮,现场怪异情状就很容易解释了,当地街道、村组织很可能想“留住”古炮展览;此外,按照现行《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古炮遗址将被保护、停止开挖以供进一步勘探,这自然是施工各方、当地街道所不愿看到。
  或许猎德方面有其他的想法,但拙劣的躲避执法和媒体监督,自然可以让人以最严重的程度来猜想。躲起来总也不是办法,广州一个街道的领导不可能长年累月不在广州、改派到外地公办吧;偌大两门疑似古炮,要想像别的文物那样偷偷运走或改换藏处,也很困难。笔者建议,尤其要小心疑似古炮被莫名其妙“粉碎”继而让所有舆论失去口实依据的可能。
  当然,按照类似事件的惯例,媒体的跟踪报道,在此事关头上会解文物保护单位的燃眉之急,上级很可能会“及时”介入的。但这就提出一个疑问,既有《文物保护法》及其相关实施条例,具体到广东省、广州市还有配套的文物保护政策体系,为何在没有上级介入的前提下,执法人员守在公祠门外几个钟头,电话快打爆也没任何效果,猎德街道不光领导不搭理文物保护单位,连工作人员也没一个出来配合工作。说到这里,很可能会有人指责其傲慢、无视执法的态度,这大抵是不对的,如果是更上级的领导来检查“创卫”成果,抑或城管等执法人员来“帮忙”搞定钉子户,街道、村委人员一定蜂拥而出。
  如果此事真的只能靠上级领导的“介入”而解决,实在是折射出文物保护法规、政策体系执行以及相关执法部门的虚弱。而以往谈到类似环保、国土部门无权、无奈困境时,很多人都在呼吁增强执法部门的权力,笔者猜想这件事一定也会引起激愤的人们要求建立强势文物部门的呼声。但问题是,无论国家层面还是地方,组建一个强势部门或者将现有弱势部门变“强”并不难,但这并不能保证大权在握的强势部门的高效率,反而很可能像几年前设立的某执法队伍,执法成本、负效果远远大于正效果,遭致社会各界强烈不满的。笔者认为,由猎德疑似古炮谜局,确应扭转文物保护难以落实的局面,并着力提高文物执法的效率和威慑力。而就具体涉及到很可能变强的文物部门,应当有“简化执法体系”、“执法权相对集中”、“执法权责统一”三者结合的制度设计。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