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又是一只周老虎? 良渚古城被指非良渚文化遗存(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观察与思考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良渚古城”决非“城墙”
1、浙江考古所宣布的“良渚古城”周长约6.5公里,可是历时2年用洛阳铲把这个“古城”遗址都挖遍,居然至今没有发现城门。据佟伟华《我国史前至商代前期筑城技术之发展》与赵辉、魏峻《中国新石器时代城址的发现与研究》两篇史前城墙考古的抗鼎之作介绍,史前古城皆有城门,有的还有数座城门,因为是人就需要进出。没有城门为什么还不怀疑自己发现的是城墙呢?
2、“良渚古城”居然外墙缓,内墙陡,这完全违背筑城原则。以西外墙为例,底宽60米,夯筑的坡度居然缓到仅有30度,那是今天任何一个老太婆都可以走上去的角度,如何可以阻挡“良渚”时代可以追杀野牛的古人?相对来说内墙反而还陡一些,约45度,但也不象城墙的墙,到很象水坝的角度。以内外墙这两个角度延线的交叉点估算,这“城墙”的高度最多不过才3米。为什么底那么宽,却那么矮?但新石器时代人类筑城已经完全知道外墙应该尽量陡峭,以御敌进攻(赵辉、魏峻《中国新石器时代城址的发现与研究》)。相比之下,“良渚古城”外墙坡度过缓,可以肯定不是城墙。
四大反证:“良渚古城”如果是真的,为什么也不能保存至今
再退一步说,假设这个“良渚古城”确实真有,笔者认为也决不可能保存至今。余杭苕溪至湖州在北宋时就被治理,修建了石堤,这可以苏轼《赠莘老七绝》之第二首(《苏轼诗集》卷八)为证:“天目山前渌浸裾,碧澜堂下看衔舻。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虽然仅28个字,但却有巨大的历史信息量。熙宁五年十一月,时苏轼任杭州通判,奉转运使檄与湖州知州孙觉(孙觉字莘老)研究苕溪修堤(据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四十四,东坡七)。碧澜堂是湖州苕溪码头的接官亭(见宋范成大《骖鸾录》),这前二句写了苏轼自馀杭出发乘船至湖州,苕溪上船很多,首尾相接。住在苕溪岸边的胡仔题《苕溪渔隐图》就有“溪边短短长长柳,波上来来去去船”之句,足见宋代苕溪上船确实不少。苏轼第三句表面上说“作堤”不是自己应该干的事,但内心实是反对修堤,认为劳民伤财。苏轼还反对在汤村镇(今乔司)修盐河,写了《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大发牢骚,但他毕竟不能违抗朝廷的命令,还得冒雨督役。《宋史·孙觉传》孙觉在湖州任上,“松江堤没,水为民患。觉易以石,高丈余,长百里,堤下化为良田。”笔者以为,苕溪山洪“势若奔马”远过松江,因此修石堤、“长百里”是更应该的事。至南宋,苕溪已经成为一条官船来往的大河,远不象今之淤塞。南宋乾道八年,静江(苏州)知府范成大去赴广西安抚使任,经湖州至馀杭,也是经苕溪乘船(范成大《骖鸾录》)。这条官船不但装着范氏的全家、细软,而且还带着他的“乳母”、仆人和仆人的孩子。其实自江苏一上船,“乳母”徐氏就已经生病,“病喘甚,气息绵。范成大怕她病死,只好把她在馀杭送到熟人家治疗。这样的长途旅行,病人至少是可以“躺着”了。可以肯定苕溪平均水深若不足2米,断不能承载相当于今天省级高官的大船。观范成大这次旅行笔记,每隔10-20公里沿岸都有驿馆,他在安溪宿了一夜后,第二天宿在“馀杭县苕溪馆”(估计在今瓶窑),第三天泊馀杭。这说明苕溪馀杭至湖州段的治理规模巨大。这种治理既要对苕溪挖深加宽,也要加高堤坝防洪,需要大量的土石方,怎么会让近在咫尺的“良渚古城”(估计当时应该残高8米以上,巍然如南宋京城临安城墙)无动于衷?须知古人并无保护“良渚文化”之意识。
再举明清的3次苕溪大洪水为例。
1、前述万历三十七年那次笤溪大洪水“县注如倾,三峡大浸稽天,桑田为海”那就不仅将东苕溪化湾闸完全冲毁,而且还会冲毁下游的东苕溪堤坝。从堤坝的构建上来说,闸远比堤要牢固。闸既毁,堤一般都会被冲得七零八落。化湾闸在今化湾港与笤溪交会处,是宋代以来杭州有名的水闸,《咸淳临安志》就有了记载,而今“良渚古城”在此闸下游不足2公里的更低洼处,离东苕溪仅100米。可是完全砖石修砌的明代水闸和水坝(塘)都被笤溪洪水冲垮了,试问5000年前泥土夯筑的“良渚古城”有什么理由不被冲垮?
2、康熙五十五年笤溪洪水,康熙《钱塘县志》卷三说在孝女乡女南五图堤坝被“泛决数十丈”,灾后在此筑“龙冈塘”。此志还载有章藻功撰《筑龙冈塘记》,说明由“里人”(当地人)骆元祚勒石。今“良渚古城”所在位置正与(参阅万历《钱塘县志》地图)“龙冈塘”重合。明清人修筑的水坝都被洪水冲毁“数十丈”,“良渚古城”怎么不被夷为平地?以白元畈发掘点为例,“良渚古城”地基铺石距今地表不足1米。在苕溪冲击下,今河床底部已经高于河岸地表,可以推知,300年前那个“良渚古城”铺石就是可能是地表。
另:在这2次洪水冲击后还有2次恢复家园的建坝修闸,那需要大量的土石方。万历三十七年和康熙五十五年这2次灾后修坝都是由当时的钱塘知县亲自督导并捐俸的大规模行为,他们怎么会守着近在咫尺60米宽而又数米高“古城”不动,而跑到几里路外去挖土方呢?如果当时存在过什么“良渚古城”,那么也早被挖掉,移土修坝了。
3、光绪十二年(1886年)笤溪人丁学谦的《杭属笤溪险塘图说》记载:该年夏天笤溪再次“险塘大溃”,浙抚卫荣光调动全省力量(包括军队)治水,大筑堤坝。此后4年,每隔2年一次洪水,但险塘未溃。说明光绪十二年的堤坝修筑的很牢固。但此后依然有溃堤,直至1963年还发生过溃堤事件,地点就在窦湾(今讹为六头村),即今“良渚古城”的正北1公里多的地方。如此多次的洪水冲击,如何“良渚古城”还能保持残高4米?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