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流沙河:直面无诗时代(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不读诗会导致精神的残疾
诗歌的位置被搞反了
北京晨报:不过,人的审美趣味总是在不断改变的啊?
流沙河:我不相信今天谁还可以创造出一套崭新的诗歌理论。你可以看到一个现象:今天喜欢旧体诗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很多是年轻人,远远超过了喜欢白话诗的人,这说明什么?
北京晨报:难道今天该提倡旧体诗?
流沙河:当然不是,我们不可能再回到唐宋旧体了,老年人可以怀旧,年轻人还是应该去发展中国的现代诗,但这就要从传统那里更多继承,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看到这样的气象,也许将来会改变。像这样旧的没继承好,新的又没创造出来,所以大家只能去读旧体诗。
北京晨报:上世纪80年代,以“朦胧诗”为代表的新诗曾影响广泛,为何今天已成绝响?
流沙河:我一点也不反对“朦胧诗”,所谓“朦胧”,是一个表现出来的样式,它的前提依然是要有浓厚的诗性,在这一点上,古今并无二致。但上世纪80年代的问题是,大家把诗的位置搞反了,许多人连文章都写不好,却去写诗,也成了诗人。诗本来是文学体裁中的最高阶段,可从上世纪40年代后,它却被当成是文学入门,这固然能配合宣传,可不需要宣传时,这些诗也就死亡了。
纯粹的诗才能传下去
北京晨报:中国有漫长的诗歌史,可为什么后来白话诗却长期走不出困境呢?
流沙河:从历史上看,几乎所有统治者都没要求诗人来帮助宣传,皇帝没这么要求过,帝制灭亡后,更没谁这样要求过,所以古诗中有很多精品。但白话诗却生不逢时,后来因为这样或那样的误解,诗人被当成是宣传员,诗被当成了宣传品,导致作品内涵低下、手法拙劣、趣味不足,成了完全的功利主义,这样的诗当然短命。当我们的社会转头向经济目标飞奔时,这些宣传品自然就成了废纸,诗人也被时代所抛弃了。这是白话诗一直没能走出困境的原因。
北京晨报:应该怎样写白话诗呢?
流沙河:诗应该有稳定的立场、恒定的内容。古往今来,最优秀的作品,都是瞬时产生的,而思想挂帅的诗,很难留下来。
《诗经》中也有宣传诗
北京晨报:古代不也有御用文人和宫廷诗歌吗?
流沙河:是的,古诗中确实有一部分是为了宣传的,但那不是谁要求的,皇帝并没有让他们做宣传,诗人却主动这么做。比如《诗经》中三分之一的部分带有宣传目的,但恰恰是这一部分诗最缺乏生命力,读书人从来不读,就算勉强去读,也觉得很痛苦,根本不是美的享受,所以这些诗也没什么社会影响,相反,《诗经》中那些最富于人性的部分,却一直在大家心中流传。
北京晨报:既然没人提要求,诗人们为什么还要主动宣传呢?
流沙河:中国古代也有很多诗人功利心太强,他们主动去当宣传员,其实皇帝未必高兴,这些诗人并未奉命,可他们依然主动去那么写,这也许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吧。
人人写诗也不行
北京晨报:上世纪80年代,诗歌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今天检讨起来,其中真正优秀的作品并不多,为什么?
流沙河: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社会正在转轨阶段,诗歌的社会功能被放大了,所以很多人都去写诗,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现在看来,当时读诗人少,写诗人多,而且写诗的人也未免太多了,这是不正常的,任何一个不正常的社会,最终会逐步回到常态上去,今天诗歌没那么大影响了,这也是合乎情理的。上世纪80年代的诗人太多了,绝大多数意境苍白,既无诗意,也无文化趣味,甚至读都读不懂。
生活不能离开诗
北京晨报:但今天新的困境是,人人都不再读诗、写诗了,很多年轻人在问:诗歌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您怎么看?
流沙河:诗对于人生来说,实在是太有存在的必要了,否则一辈又一辈的人们就会沉入无知中,成为彻底的功利主义者。今天很多年轻人失去了艺术想象力,他们理解不了诗的趣味,这是一种灵魂上的残废,他们需要诗的陶冶,这样,他们的人格才能健全起来。一个社会必须有诗的教育,这在短期看,可能没效果,但从长期看,却至关重要,因为一个毫无趣味的人就会被物质化,就会成为市侩,就会走向拜金主义。一个民族要有想象力、优美的趣味,不能只有精密的计算能力,今天年轻人的计算能力比我强多了,可他们的趣味浅薄,还不足我的十分之一,这说明我们的教育制度和社会出了问题,应该深入检讨。
不能忘掉精神的GDP
北京晨报:您认为问题出在哪里?
流沙河:因为像我这样的意见,经常会被认为是书生的愚蠢之论,在管理者看来,诗歌教育不产生GDP,所以没价值。但我要说,不能忽略精神的GDP,没有精神的GDP,物质的GDP是无法维持太久的。
北京晨报:精神的GDP经常被忽略的根本在哪里?
流沙河:这个问题已经不单单是诗歌所能回答的问题了,我说多了,有些人会不高兴。总之,中国改革正在进一步走向深化,不仅是政治改革,还包括文化改革、教育改革等,也许短时期很难有具体的举措,但应该把这些放到日程上去,要认真地去思考,要在精神上有所准备。
陈辉/文
白话诗发展简史
1919年2月
在《新青年》二卷六号上,胡适发表了八首白话诗,这是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1920年,他又出版了《尝试集》,这是我国第一本白话诗集。
1926年
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新月集》影响,以《晨报副刊》为阵地,闻一多、徐志摩等打出了“新月派”的旗帜。
上世纪30年代
李金发创作的盛期,他率先采用了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力图将白话诗与西方现代主义并轨,但他的创作并不成功,被认为是“怪诗”、“晦涩”。1936年10月,《新诗》创办。
1938年
“九叶诗派”走上文坛,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唐祈、穆旦等的出现,让白话诗的艺术性有了新的提升,并直启后来的“朦胧派”。
上世纪80年代
朦胧诗派走上文坛,作者以知青为主,并形成了独特的美感,该诗派始于食指,涌现出舒婷、江河、顾城等优秀诗人。
上世纪80年代后期
新流派层出不穷,主动与当代世界文学接轨。
上世纪90年代
在全民经商下,诗歌被边缘化,虽涌现出沈浩波等诗人,但普通读者绝少关注,汪国真的儿歌体反而成了诗坛代表。唐山/文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