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文学研讨:莫言的民族特色 成中国文学负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引自《文汇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新世纪十年文学国际研讨会”首日引出话题 


    定义一位有旺盛创作力的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件困难事。然而,昨天在复旦大学举行的“新世纪十年文学国际研讨会”首个分论坛——“莫言创作研讨会”几乎成为文学评论界最强阵容的聚会。王德威、陈思和、王安忆、谢有顺、张新颖、王光东、宋明炜等两岸三地有头有脸的评论家和作家50余人齐聚光华楼的阵势,足以看出对这位中国当代文学标志性人物的重视。 


    被“译出”国门最多的中国当代作家很谦虚 


    有报道说莫言是被翻译成外文最多的中国当代作家,也是在海外知名度较高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昨天的“莫言研讨会”不可回避地有“颁发终身成就奖”的意味,面对这众星捧月的架势,莫言异常冷静和低调、还很谦虚。他带着高密东北乡的憨厚表情,穿梭在精英人群中,观察他人审视自己。在正面回应主办方“通过回顾过去,能为日益边缘的当代文学提供些许精神养料”的初衷时,莫言却称在公开场合听人研讨自己“是人生诸多尴尬之一”。 


    莫言眨巴着小而狡黠的双眼说:“我不知道在这样一个场合该表现得冷若冰霜呢还是得意忘形?我想到的办法就是忘掉讨论的那个人是我,而是另外一个写作者,他和我没关系。”在学者们回顾莫言30年创作历程之前,莫言先简短回顾了自己“浪得虚名”的30年。他说:“我写小说原本也是打家劫舍,没想到弄假成真。没想到写自己童年往事的小说就成功,心中暗暗窃喜。最近10多年,我求变的想法非常明确,在梦里也想着变。但每个作家都有局限性,我不知道自己的戏法是否会变光。我总希望下一部小说与前一部有区别,甚至面目全非。” 


    顾彬的“垃圾论”完全不值得回应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这30年,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表示,像顾彬之类的“垃圾论”完全不值得我们作出愤怒和回应,中国作家的好,是用他们的作品来回应的,而不是听这些人的泛泛之词。在国际文学的坐标中,如何定义莫言和其他中国当代作家的特殊性才是重要的。 


    王德威认为,早期“阅读”莫言,时常惊诧于他磅礴的想象力和文字能量,而今当莫言及其他一些作家富有民族特色的表达被符号化了,不免担心它会成为中国文学的负担。而在同是山东人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看来,莫言的作品重新唤起了中国民间想象的传统,“齐东野语的传统在这些年是被压抑的,但在民间没有中断过,而莫言是重新唤起了这样一种民间叙事。” 


    文风的油滑会影响写作的庄重 


    评论家谢有顺说:“莫言有他精神的根据地。相比现在很多作家写作时精神漂浮的状态,他是有文学故乡的人。看他作品的时候,始终能清晰地看到一个精神的来源地,一个终极的命题,这使莫言成为一个有着文学故乡的人。”谢有顺说莫言的写作体现一种感官的解放,这使我们在莫言的作品里能读到很多的声音、色彩、感觉、动作,经常能感觉到作家的眼睛是睁开的,耳朵是竖起的,鼻子是灵敏的,连舌尖也是敏感的。感官解放之后,对欲望的书写,就显得气韵生动,有一种坚不可摧的东西。这在一些作家的写作中是匮乏的,而这种匮乏最终将表现为一种观念的呆滞。

 
    谢有顺特别提到当下文风的油滑。他说:“这个世界太过迷恋搞笑的、戏谑的、周星驰式的东西。文风的过于打滑,会影响一个作家对写作的专注和深情。对庄重之心的无视,终究会成为一种对文字的伤害。由此看来,莫言笔法的粗粝和有力的文风,在当下倒显得特别珍贵。” 


    对此,莫言作出了回应。他认为,现在油滑似乎成为了一种处世的需要,以至于很多人模糊了油滑与幽默之间的界线。他说:“任何作家在年轻时总是向外看,写爱就爱得热火朝天,写恨就恨得嫉恶如仇。随着年龄慢慢变大,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从而更趋于内向。这些年,我对‘恶’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就像野生动物园,不能全是河马、长颈鹿,也必须要有豺狼虎豹,这样才能保持生态的平衡。于是,我更注重在作品中不是表现‘恶’,而是表现一种与积怨的和解。理性会使人更宽待一些东西,一个作家应该用更宽容的视线向外张望,这样,作品才能超越一般的社会性批判,走向人性的高度。” 


    据悉,两岸三地的“新世纪”文学,正以令人晕眩的速度发展、分化和裂变。当代著名作家们,在这10年中延续了他们对个人性、文学性和社会性的不息探索,面对新媒体、新世代和新文类的出现,中国文学的生态呈现出空前多样繁复的格局。新世纪中国文学与现实呈现出何种关系?文学想象的方式与以往有何不同?作家的心态与创作手法有何新的特质?在不同的文学样式和世代之间有什么样的断裂、融合与互动?此次“新世纪十年文学国际研讨会”将就这些话题,在未来几天进行深入探讨。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