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单霁翔就国家文物博物馆“十二五”规划答记者问(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记者:文物外事工作是“十一五”时期的工作亮点之一。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十二五”时期文物外事工作的设想。
单霁翔:文物外事工作在配合国家外交大局、维护国家主权、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推动文物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物外事工作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文物外事工作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发展态势,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十二五”时期,文物外事工作要继续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创新中华文明“走出去”和“引进来”模式。积极落实与外国政府签订的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的框架下,推动与更多国家签署政府间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双边协定,形成文物保护国际协作机制。积极参与在国(境)外举办的国家文化年、文化节活动。扩大出入境文物展览交流与合作。做好对外文物保护援助项目,加强与中亚国家的文物保护交流合作。加强与文物保护国际组织和民间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国际行动和文物保护国际公约制定与实施,举办高质量的国际文物博物馆学术会议。加强博物馆国际文化交流,实施中华文明展示工程。加强国际协作,积极做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推进国际间文物保护科技合作,推动在国际标准化组织设立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中外文物保护人才合作培训工作。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文物博物馆交流合作。要统筹兼顾,依法行政,促进文物外事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这对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有什么指导意义?
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必须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实现文化遗产价值的现实需要,也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当前,文化要素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方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我们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合理利用好文化遗产,充分释放文化遗产资源潜能,充分挖掘文化遗产资源价值,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乡面貌、彰显地域魅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要把文化遗产保护与促进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合理利用好文化遗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最积极、最有效、最有利于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和传承方式。要把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结合起来,既加强对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又充分展示城乡蕴藏的独特历史文化内涵。要把文化遗产保护与改善环境结合起来,不仅注重对文化遗产本体的保护,还要关注对文化遗产依存环境的保护。通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既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又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两个效益”有机统一,绝不能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社会责任、损害社会利益,确保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
记者: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是《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撑。请问《规划》设置了哪些重大项目?
单霁翔:重大项目是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带动文化遗产事业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规划》在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作的基础上,兼顾需求与可能、当前与长远,设计布局了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常规项目,目的就是要以重大项目促保护,以重大项目促利用,以重大项目促发展。
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实施近现代重要史迹保护工程,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实施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工程,使这些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丰富多彩的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实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程,建成一批在大遗址保护、展示、管理和利用方面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努力改变大遗址保护的被动局面。
在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启动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程,廓清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实施可移动文物保护工程,开展馆藏珍贵文物和出土文物的健康评测、文物本体修复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工作;实施基层博物馆建设工程,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和文物大县博物馆,提升地市级博物馆和文物大县博物馆陈列展示质量。
在文物保护能力建设方面,组织实施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相关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指南针计划—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价值挖掘与展示、文物保护风险预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研发、文物保护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和文物保护修复专用装备研发为重点的重大科技专项,以及文物保护关键技术提升工程和文物保护基础研究推进工程,提高文化遗产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文化遗产平安工程,推进文化遗产地安防、消防设施达标建设;实施文物保护装备保障工程,提高文化遗产保护装备水平;实施县级文物管理所建设工程,改善基层文物管理所状况。
记者:当前,文物安全问题颇受全社会的关注。“十二五”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监管工作?
单霁翔:历次文物安全事故的教训已经表明,麻痹大意和疏忽松懈是文物安全的最大隐患。加强文物安全的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建设,关键在于心防。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各文博单位必须时刻将文物安全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文博单位主要领导是文物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增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文物安全工作时时抓紧、事事抓牢,预防和杜绝各类文物安全事故的发生。要从人员机构、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规划措施、技术设备和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增加行政资源,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尽其责、文物部门有效监管、文物单位全面负责、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确保文物安全。完善文物安全与执法督察公示公告制度、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实施精细化安全管理,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督察到位。定期开展行政执法专项督察和全国文物系统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并督促落实整改措施。与公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盗掘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盗窃珍贵文物,倒卖国家禁止经营文物等“三类大案”,坚决遏制文物犯罪频发势头。加强文物安全技术防范设施设备建设,推进文物安全监管和行政执法督察机构和队伍建设。
记者:《规划》发布实施后,国家文物局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单霁翔:提升规划执行力是实现《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保证。要把提高规划执行力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相结合,形成一个“学规划、讲规划、用规划”的浓厚氛围,努力使《规划》成为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有效动力,成为指导编制专项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核准重大文物保护项目、安排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制定相关文物政策等的依据。要建立《规划》的分级分层落实责任机制,坚持以目标管理为中心,分解细化规划的目标任务,明确进度安排,落实目标责任,做到工作任务有执行主体,经费投入有保障渠道,任务完成有绩效考核。探索建立常态化的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考核制度,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估督察,通报规划实施情况。加强文物行业间、文物系统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搭建规划实施的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建立规划实施的反馈制度和规划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加强规划执行资源共享,形成规划执行合力。加强规划宣传,让各级政府、文物部门和全社会了解规划、关注规划、关心规划和支持规划,共同推进规划的实施。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2011年的各项工作,尤为重要。希望各级文物部门及文博机构认真对照《规划》目标任务,早对接、早部署、早行动,求真务实,乘势而上,全力打好“十二五”开局这一仗,努力开创文化遗产工作新局面,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中国文物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