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清明节,要成为另一个“情人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红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世易时移,祭祀先祖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俨然成为了清明节的代名词。“这样理解太狭隘了,按照《礼记》的说法,清明节期间,正是提倡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时节!”昨日,重庆学者、中国古代韵文专家熊笃教授疾呼,要还原清明的“本来面目”。(4月1日《重庆时报》) 
  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这一天是人们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这似乎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也是清明节里的主要内容。然而,有学者疾呼祭祀先祖是一种狭隘的理解,清明节应提倡男女谈情说爱。难道有了中国的“元宵”、“七夕”及西方的“情人节”还不够,清明节也要成为另一个“情人节”?那么,纪念祖先和缅怀先烈的日子,又该是哪一天?
  要谈清明节,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时,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介子推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重耳回国做了国君,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结果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了清明扫墓的习俗。
  而在有些寒冷的春天,人们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后来的清明节便有了踏青、郊游、荡秋千等户外活动。这些内容,丰富了清明这个传统的节日。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怎样发展,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还是人们到坟前、骨灰放置处、灵位前追念祖先或先烈。熊教授还清明的“本来面目”,无非是说出了清明节的其他习俗而已。但这些习俗或说法,都是次要的,并不能“喧宾夺主”。
  男女谈情说爱本无须提倡,热恋中的男女每天都是谈情说爱的节日。难道祭拜祖先、缅怀先烈、忆苦思甜等内容,比谈情说爱不值得提倡?况且,在农历的三月还有一个“三月三”。这一节日,更适合人们去踏青和谈情说爱。更何况,节日的内容原本便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并非一成不变。这种变化,其实是一种时代的更新。而不是以远古的习俗为准绳,更不为专家的疾呼来替代。清明节究竟本来面目如何,又有什么重要?最为重要的,还是如今的人们以什么新的方式和内容去纪念这个传统的节日。(作者:夏余才)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