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京剧能否现代化?评论家称京剧有“性命”之忧 (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孙萍——

  文化体制改革中任由市场选择、以票房论英雄的做法是不利于非遗保护的。

  虽然京剧被列入的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非“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其实就京剧自身而言,现状不见得就很乐观:我们对传统的家底仍然没有摸清;老艺术家人在艺在,人亡艺失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年轻演员能演擅演的传统剧目数量仍然在逐代减少,教学上的课时量就是明显的例证(据我所知,目前戏曲院校表演专业从中专到研究生毕业的总课时量只和“文革”前中专的总课时量相等)。虽然,京剧艺术的现状不至像昆曲一样全国只有“八百壮士”,但与其自身的鼎盛时期相比,无论从业人数、剧团规模,还是剧目数量、演出场次都已处在历史较低水平,大量精彩的演出剧目和表演技艺因为各种原因,缺乏老艺术家的传授和把关,而至失传或降低质量,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非遗保护传承与文化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也是极其微妙的。改革体制当然是为了促进文化,而不是降低文化含量,更不是消解文化,尤其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言。我们目前的工作重心应当是整顿与规范文化市场经济秩序,搞好文化艺术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假如我们不是把受人工保护的大熊猫、东北虎放养到原始森林中去,而是把它们驱赶到生态环境破坏极其严重的野外,任其自生自灭,后果显然是不堪设想的。也许我们不能说戏曲艺术就代表了中国的一切优秀传统文化,但至少可以说,戏曲艺术是我们民族的身份认同之一,它构成了我们民族文化的遗传基因,因此涉及到京剧的改革,不可不慎。十几年前的国企改革,扩充了多种经济成分,公有制企业甚至不一定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了,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一些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必须是公有制企业。像各剧种所在的演出单位,假如任由市场选择,以票房论英雄,或者随意地合并与拆分,都是不利于非遗保护的。当然通过生产性保护,对这些项目进行适度利用和开发,也是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的有效方式和重要举措。但在进行市场开发的同时,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涵,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盲目、破坏性开发。

  此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不能只交给剧团,因为剧团是经营性演出单位,他们的任务是根据市场需要,保证大家能吃饭,演什么样的节目只要有票房,都是无可非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在一定意义上恐怕是不能结合的。文化是要起到引领作用的,我们文化工作的当务之急并不完全是为了赚钱,而是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审美能力。因而传承的任务应该主要交给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但目前我们的非遗传承人(传统戏剧部)几乎都在剧团工作,像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等为代表的京剧专业院校,其实是理所当然的传承单位,我们期待他们当中很多大半生精力都花在传承昆曲、京剧艺术上的老师们能够尽快被增列到非遗传承人的名单中去。

  天津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刘连群——

  高水平的传承离不开高水平的人才,当今演员后劲不足是缘于基础教育薄弱。

  剧的文化特征与杰出价值毋庸置疑,而我们作为“遗产”继承者的责任应该是尽一切可能使其保值,力求升值、加分,避免流失和贬值,这就不能是一般性的接受和延续,而是需要在更为精心的保护中实现高水平的传承。应该肯定的是,近年来,我们在京剧的遗产抢救、人才培养、剧目建设、艺术普及和社会生存环境的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然而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标准衡量,与京剧鼎盛时期的艺术水准相比,从“保值”的角度审视,又和真正高水平的传承还有着一定的距离。

  凡是传统艺术,从形成和成熟之日起,往往在后来的传承、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同时就开始伴随着流失,这大约也是某种规律性的症结。面对规律性的很难完全避免的艺术流失,只有在“举国体制”加上现代科技手段的今天,才有可能把损耗降到最低点。当下还有大量的传统剧目有待于挖掘、整理,包括音配像剧目在内,许多戏还停留在录像带或剧本上,其中相当一部分不经过精心的加工、整理,还有老艺术家的传授和指导,很难重新复活于舞台。随着岁月的推移,身怀绝技的前辈艺术家相继老去,随之也带走了他们锤炼一生的未及传留的技艺。去年,给我感受最为深切的是一代名净景荣庆的去世,我一下子就回想起了不久前看到的他在《群英会》中饰演的曹操,特别是出场的脚步,八旬老人走来如此潇洒漂亮、神采飞扬,把曹操傲视群雄、踌躇满志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和另一位“活曹操”袁世海都走了,还有谁能走出这样出神入化的“脚步”呢?

  高水平传承同样离不开高水平的人才。然而当今的中青年名家和前辈艺术家相比,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老艺术家艺事成熟、形成鲜明个性的年龄段,他们在艺术上反而徘徊不前了。虽然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早期的艺术基础较为薄弱,会的戏少,掌握的艺术手段少,实践经验少,未能为日后的提高奠定深厚的根基。当代演员和前辈艺术家的差距,是从打基础的阶段就拉开了的。根源在于办学体制,对一门特殊行业的教学按普通院校规定和要求,包括课程设置和假期安排,挤掉了大量的专业课时间。过去的科班学员,一年三百多天都在学戏、练功和演出,现在戏校和普通学校一样假日照休,平时还有各门知识课。文化知识当然是要学的,新时代不会再培养文盲艺术家,但与专业研习要统筹兼顾,尊重戏曲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比例适当,合理安排,这样才能打造出专业优秀又有文化的新一代人才。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是作为“非遗”的京剧高水平传承的根本保证,而这是要从基础抓起的。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