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谢玺璋:《三字经》该不该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标题所示的这个问题,根本不是个问题,所以在这里提出,是因为有人把它当成了一个问题。近日有两条新闻都涉及到这个问题。一个是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湖北省的一些学校,索性对要求学生阅读的经典文本如《三字经》进行删节后再发给学生。
这里透视出教育部门的潜在心理,就是希望提供给学生们的精神养料一定是纯而又纯的。这当然是非常美好的愿望,就像我们希望生活在没有任何杂质的真空里,是根本不可能的。这种不可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人敢声称他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历史的经验所证明了的,很多时候,你以为取的是精华,去的是糟粕,其实恰恰相反,精华没有得到,糟粕反倒留下了。历史常常有这种诡异之处。再一个,你取来的精华中,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标准,换一个接受个体,又未必没有糟粕。
这就说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是哪一个人脑子一热就能办的,需要反复的讨论和慎重的对待。比如,湖北一些学校删去了“昔孟母,择邻处”一句,以为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如果以此为标准上纲上线的话,那么,其中有许多句子都不能说没有“暗藏”了什么。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是不是就暗藏了“历史唯心论”呢?我记得“文革”中批《三字经》,就认为“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宣扬了读书做官论。照此办理,别说《三字经》,找不到“糟粕”的书恐怕很少。
所以说,问题不在《三字经》等蒙学读本是不是有糟粕,而在于我们的教育方式,主要还是灌输式的,说得好听一点叫诵读,其实就是满堂灌。采用这种方法教育学生,你就是给他吃的都是精华,他也消化不了,也是要生病的。我曾读过一本《美国中学语文》,选入课文的作品,有些在美国历史上也是有争议的,但教科书并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参加争论。课文后面设计的一些作业和思考题,都是和争论有关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启发式教学吧?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一点文化的自信,有很多时候,把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或争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即使有一些糟粕,经过讨论或争论,也是可以化作肥料的。比如“昔孟母,择邻处”这一句,是否暗藏了“环境决定一切的意思”,怎么不能交给学生讨论呢?相信学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正是通过这样的讨论或争论,学生学会了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这比背书背到倒背如流还要有用得多。你不觉得是这样吗?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