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盗墓贼逼近越王陵 印山大墓被挖得千疮百孔(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蒋婆山盗墓有多猖獗? 

    记者在山上转了一圈,居然看到了30多个盗洞 

    昨天中午,踩着泥泞的山路,记者在赵先生的带领下来到印山越国王陵西南面一座小山上的竹林。没走多远,我们就发现一个个长方形的坑。一路上,记者看到类似的挖开的坑不少,粗粗一数,居然有30来个,有的古墓的穹顶已被挖塌了,大多数的墓坑长约2米,宽约1.5米,深达数米。在一些被挖过的洞穴边,零乱地散落着青砖和一些碎瓷片。 

    赵先生告诉记者,根据这些洞穴口泥土的颜色,可看出有些洞穴刚挖不久,有些洞穴已经挖了有段时间了。在一些古墓边,有的坑很浅,土也很新鲜,据赵先生的推测,盗墓分子可能在这里试掘过。

    记者沿途采访了附近里木栅的村民。知情的村民说,这座山当地叫蒋婆山,这些年常有人来盗墓,留下了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坑。“那些人多半深更半夜里来,我们很少见到。”让村民们气愤的是,这些盗墓者挖的坑很多都很深,他们经常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有的盗墓者为掩人耳目,还在上面盖了树枝、竹叶等,这也让一个个盗洞像陷阱一样,令村民们防不胜防。 

    盗墓分子是不是只在蒋婆山挖坑?里木栅村村委会主任金水银说,最近盗墓分子很猖狂,里木栅村有1000多亩山林,盗洞不计其数。有的盗洞离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印山越国王陵很近。 

    得知里木栅村被盗的情况后,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文物专家周燕儿专程赶到蒋婆山。之前,绍兴市文物鉴定小组已对被盗的洞穴作了鉴定,这些洞穴是具有一定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六朝至唐代的砖室墓。周燕儿告诉记者,这些洞穴里有一些有绳纹的墓砖,这样的墓砖,最晚也在唐代。 

    周燕儿说,这些盗墓者都比较专业,钻一个孔就知道下面有没有墓,有没有被盗过。 

    盗墓频频会不会影响印山越国王陵? 

    不会影响王陵的保护 

    据专家介绍,古时候讲究风水,2500多年前,勾践的父亲允常的墓选在印山,正是因为这里风水绝佳。千百年来,众多古人也选在这一带筑就最后的栖息地,盗墓者贪婪的眼光也没离开过这里。 

    印山越国王陵的发掘,正是由于这里出现盗墓的现象。据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文物处处长金柏创介绍,1996年,文物部门在进行普查时,发现了这里有盗墓的现象,于是报请国家文物局,对印山越国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当时印山大墓出土了青铜器、玉器等40多件珍贵文物,有关专家说,像这样的大墓,不可能只出土这些文物,说明它曾遭受过盗掘。 

    记者了解到,里木栅村周边山上的新老盗洞达数十个,盗挖行为有蔓延趋势,会不会对印山越国王陵产生影响?绍兴县文物监察大队大队长陈水平向记者表示,盗墓现象所在的蒋婆山在印山越国王陵的保护范围之外,不会对印山越国王陵的保护产生影响。 

    已抓的两名盗墓者是否与里木栅村盗墓案有关? 

    正在进一步审理,接下来要严打盗墓涉嫌分子 

    猖獗的盗墓现象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警觉,也得到了绍兴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日前,绍兴县政府召集了县公安局、文广新局和相关乡镇负责人举行专题会议,现在专项打击行动正在展开。 

    绍兴县公安局柯岩派出所日前还抓捕了两名盗墓分子。从公安部门收缴的赃物看,其中一件是汉代的釉陶盘口壶,属一般文物。专家分析,盗墓分子大多是惯犯,以盗墓为常业,这两名盗墓分子可能与里木栅村盗墓案有关。眼下此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中,他们是否参与里木栅村的盗墓,目前还不确定。 

    浙江省文物监察总队总队长吕可平近日还带执法人员专门赴绍兴县,就古墓葬被挖现象做调查。吕可平说,这些盗墓者常深夜做案,公安部门现场抓捕难度较大。他建议要严厉打击那些盗挖古墓涉嫌分子。有关部门还应建立长期管理机制,有效地遏止盗挖古墓等违法行为。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