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全国海选“郭敬明” 文坛的彻底堕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新概念作文大赛”一手捧红了郭敬明,如今,郭敬明却以自己主办文学新人选拔赛来向“新概念”叫板。日前,文学新人选拔赛正式启动,郭敬明悬赏十万元寻找接班人,将本次发掘文学新人评选搞成了类似于“快男超女”的选秀形式。而在接受媒体专访时,郭敬明更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自诩为中国最好的作家(《重庆晚报》2008年6月27日)。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还有什么荒唐事不能出现?文学也开始玩选秀,真佩服郭敬明们的商业头脑,像李宇春一样选“郭敬明”,这标志着被誉为神圣高洁的文坛,彻底堕落成娱乐的名利场,同时这也是对“作家”这个称号的极大侮辱!
通过全国海选,经过众多的评委评审,依靠粉丝的网络、信件投票,从选出的36强中过关斩将,最后幸运成为冠军……这样一种娱乐味极浓的电视选秀方式,应用于一个本该严肃的文学大赛上,能否推出“文学之新”?确实会给人打上大大的问号。试想,此类与“美国偶像”、“快男超女”等如出一辙的选秀,选出的是吸引眼球的青春偶像,还是打动读者之心的文学新星?
毋庸置疑,在当前网络技术发达,西方潮流不断渗透国内的时代背景下,文学发展不能因循守旧,而是需要不断更新,带来新人、新气象。但要吸引更多热爱文学的青年加入文坛,让文学抵达更多人的眼睛和心灵,就非得要像选李宇春一样进行娱乐化文学选秀吗?愚以为,像李宇春一样海选“郭敬明”,只能再一次证明了中国文学,特别是青春文学的浮躁与功利,这只不过是一场以文学名义的娱乐选秀罢了。
首先,之所以把今次文学选拨赛和快男超女相提并论,两者实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全民选秀选出来的李宇春,能否代表青年一代的音乐,或者说给中国音乐注入了强大的力量,带来新的希望?结果不过是多了一个有个性的明星而已。而此次文学选秀美名其曰是关注文学新人,推动文学发展,但众所周知,文学是灵魂的事业,而不是投机取巧。假如以一种取巧的方式,以10万大奖和一举成名等方式诱惑,来选拨文学新人,使参赛的文学青年参与选票的竞争与角逐,是否就能把文学的未来希望选出来了?结果只不过是多了一个文学界的李宇春明星而已。
相信,许多玉米粉丝之所以喜欢李宇春不是因为她的唱歌的功力,而是她头顶上的那道历经了海选,历经了娱乐洗礼后的夺目光环。同样道理,像李宇春一样海选“郭敬明”,娱乐化的文学选秀重的只会是市场,轻的只会是文学。文学和市场不一定是背离的关系,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秀赢得了市场,文学实力就自然会被削弱。一旦娱乐化选秀成为了文学传播、文学创新的标签,对于文学发展和广大读者受众来说,得到的只会是伤害。文学归文学,娱乐归娱乐,这样的选秀,还是放到娱乐场所为好。
其次,惹来争议不断的郭敬明已难出佳作,不过是把这场文学选秀,当成了招揽眼球的唯一“救命草”而已。想想,当初余秋雨(余秋雨腾讯博客)决意推出央视青歌赛而寻找“接班人”,是因为数以亿计的观众喜欢看歌唱大赛,以及爱听余大师的偶尔口误的“文化唠叨”。可年纪轻轻却已招徕众多口水战的郭敬明,又凭什么来选自己的“接班人”呢?当然,我们总不能持久以“剽窃犯”来苟责郭敬明,毕竟他是悬赏了十万元给自己寻找“接班人”的。但郭敬明也太抬高自己了,为了给他所“主持”的选秀活动造势,竟大言不惭地公然宣称自己是“中国最好作家”。其言下之意不外乎是:原来“中国最好作家”是可以通过海选选出来的!如此谬论,真不知是郭敬明的悲哀,还是中国文坛的悲哀?
在这个极度娱乐的时代,当许多中国作家正在为鲜见时代精品而离“诺贝尔文学奖”越来越远,消得人憔悴的时候,另一些所谓的中国的作家却在乐此不疲地制造着娱乐噱头,评选着 “偶像作家”。这样的“文学对抗”、“文学失衡”的尴尬局面,在中国还要持续多久?
[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只代表署名作者的个人意见。]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