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评:刘老根会馆“破坏文物”是否难认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赵本山旗下的“刘老根会馆”在北京新开张,即因为涉嫌破坏文物原有风貌而被实名举报。然而,暴露出来的问题却远远不止于此。
破坏文物的事情在这个讲“文化”的时代根本算不上稀奇,虽然虱子多了不咬人,但所幸公众对每一起较大的破坏仍然能够表现出应有的义愤,让真正关心文化建设的人感到欣慰,至少不那么孤单。任何对文物的破坏,个中“原理”都大同小异,本质上离不开一个“钱”字。也就是面对文物,有些人琢磨的只是它的利用价值,潜在的经济效益。衡量之后,挡道的,推倒它;还行的,改造它。对破坏文物现象如果奇怪一下的话,只是“原理”中的“小异”。在刘老根会馆或会所事件中,比较值得玩味的是相关文物部门的态度,也就是东城区文委。按照文物属地管理的原则,这起事件该归他们负责。但他们的说法和做法令公众极度失望。怎么说的?“会馆只是加盖了罩棚,没有动文物本体”;“只是进行内部装饰”。照理,作为文物管理部门,东城区文委对相关法规应该比较熟悉,对于内部装修和建设是否损害了文物,对于工程是否合理合法合规,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连一个无需技术含量就能发现的问题,专业人士愣是认为没什么,真乃咄咄怪事。更容易引来质疑的,是举报者在向东城区文委实名举报之后,就接到本山传媒集团工作人员的电话,表示希望“沟通沟通”。信息传递如此顺畅,其后不知上演着怎样的一出“无间道”。

现在,刘老根会馆把罩棚给拆了,文保人士说在官方调查没有结果之前,此举涉嫌毁灭证据,即便不是这样,至少也是心虚的一种表现吧,须知看罩棚那架势可不是临时建筑啊。有没有破坏文物,这么容易弄清楚的一件事情,居然变得是非模糊,职业素养或者说职业道德何在?时至今日,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为举报人保密以维护其合法权益,早已成为常识,其谁不知,他们出卖举报人又居心何在?得罪不起那边的大佬,还是借此声明“事不关己”以转嫁矛盾?这才是毁坏文物后面的真问题。文物管理部门如果就是这样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们就不可能对他们抱有任何期望。其实,故宫的“N重门”之所以一扇接一扇地开启,又何尝不是如此?

(潮白)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