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医理论中的哲学:中医智慧也能给社会看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据《中庸》记载,孔子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豫”通“预”。这句话提醒人们做事要有远见。孔子告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朱柏庐治家格言》亦讲:“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做事不能管前不顾后。我们的社会发展为什么会出现不可持续性?原因固然很多,但恐怕与缺少一点远见和卓识不无关系。事情出来了,以至于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才想到去着手解决,结果往往是积重难返,我们吃的正是不能防患于未然的亏。在一定意义上,凡是导致发展不能持续者,均属“不预”之虞。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着眼的重点是事先而非事后。这种智慧最典型地体现在中医的运思方式之中。
自古以来,我国历代医家均十分强调“治未病”的观念。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中医这种“治未病而不治已病”的思路,主要致力于预防而非补救,充分显示出“凡事豫则立”的智慧来。与其说它是“解决”问题,倒不如说它是“避免”问题。这正是中医的睿智和卓越之处。 按照中医的观念,对于致病菌或病毒,重点不是去研究和寻找如何围剿或灭杀它们的办法,而是从积极的方面着眼,力求在人的体内营造使其无法生存或者不能发挥消极作用的条件和环境。这正是《黄帝内经》说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道理,所谓“治病必求于本”。清代名医叶天士在《温热论》中也有“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说法。
中医不主张治标不治本,而是采取标本兼治、以治本为先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针对的不是结果而是原因,它是预防性的,而不是事后补救性的。抓住了根本,也就掌握了主动,掌握了未来。这里同样显示出中医的智慧。 在社会发展中,我们缺乏的恰恰是中医的这种“治未病”的智慧。比如,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消耗殆尽,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原有的前提一旦被我们的错误重构,就不可逆转了,想退回到未错之前的状态重新开始,已经不可能了。这就是不可逆性所在。这种性质注定了我们不能犯那种不可挽回的错误,在关乎全局、决定未来命运的问题上更是如此。就像潘多拉魔盒,在打开它之前,我们有足够的主动权,既可打开也可拒绝打开,但一经打开,所有的坏东西都放出来了,唯有“希望”留在了盒底,想再回到当初已经晚矣。
如何才能做到“预”?
中国古代的智慧很多,择其要者不外有:一曰温故知新。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决不可轻视古老的智慧。二曰见微知著。韩非子说:“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要防微杜渐,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曰整体思维。避免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思路,立足于系统思维方式去解决难题。四曰忧患意识。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忧患意识和危机感能够使我们规避风险,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获得主动性。最可怕的是,有危机而无危机感,有忧患而缺乏忧患意识。
在现代社会,对未来做出预期的确不容易。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是博弈经济。博弈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结果的不可预期性。这种不可预期性,其实也即是所谓的风险。现代社会无疑是一个风险社会。所以,现代人的命运感变得特别强烈。我们遇到的一个困惑是,虽然拥有越来越多的知识,却总赶不上变化了的情况。现代知识甚至以几何级数增长,以至于出现了知识爆炸、信息过剩,然而思想却变得贫乏了。我们似乎陷入了古希腊思想家芝诺所说的那个怪圈:圆圈内是已知领域,而圆圈外是未知领域,随着知识的膨胀,圆圈的边缘愈加延长,所以已知同未知的关系不是反比,而是正比。这是一个吊诡:知道得越多,无知之困惑也就越大。其实,正是在知识失效之后,智慧才派上用场。洞察力和远见需要的是智慧,它与知识的多寡无关。孔子在知识上很可能连今天的一个小学生都不如,但这并不妨碍21世纪的人们在面对未来挑战时还不得不回眸他的智慧,这正是古老智慧的不朽价值所在。
马哈蒂尔说:“没有什么是我们注定要承受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选择。”印度有句箴言,“不要在今天的祭坛上,宰杀明天的机会”。要做到这些,无不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足够的智慧。回顾人类自己做过的许多蠢事,不都是因为对行动后果缺乏足够的预期而发生的吗?这正是人类在认识上犯错误的根源。在今天这样的时代,格外需要我们对未来命运的掌控能力。(作者:何中华 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