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专家:安徽蚌埠双墩一号墓死者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安徽蚌埠双墩1号墓的重大新发现吸引了国内多领域专家前往“会诊”。专家日前指出,该墓葬包括墓主人在内的死者有一个规律,就是年龄都不大,平均年龄40岁以下。其中,墓主仅剩牙齿,腐朽程度大于随葬人员。

    蚌埠双墩1号墓葬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境内,自2006年12月份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历时19个月,现已进入尾声。依据随葬品和墓底埋葬布局,考古专家判断其时代应该为春秋时代。

    据了解,蚌埠双墩1号墓使用了中国罕见的墓底埋葬布局。该墓葬为一个直径14米的圆形底部,墓主椁室居中略偏北,其东、西、北侧均分布有三个较窄的随葬木棺腐朽痕,南侧随葬一人木棺痕,总计有10具随葬人骨。

    人骨鉴定专家、吉林大学教授朱泓告诉记者,从墓葬现场来看,主墓中人骨保存状况不好,仅残存牙齿;10具随葬人骨有的保存较为完整。

    “从这些尸骨的牙齿磨损程度来进行初步估算,这批死者的年龄大都不超过40岁。其中,墓主年龄应该在40岁左右,而随葬的人员年龄不等,最大的与墓主年龄相仿,最小的仅20岁左右。”朱泓说。

    对于墓主尸骨腐朽损毁程度大于随葬人员,朱泓表示,这在先秦墓葬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尸骨的保存状况与埋藏条件有关系,大的棺椁体量大,有很大的空间放随葬品,也有很多空气,给腐败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而最有利的保存条件是土坑墓,直接将尸体深埋入土壤,造成周围缺氧环境,腐败菌无法繁殖。随葬的小木棺很容易被土壤腐蚀,之后土壤直接将尸体压实,也容易造成这种环境。”朱泓说。

    据悉,下一步,专家们将对人骨进行整体提取,在实验室中进行DNA检测和微量元素以及同位素的提取、检测,以此来获取性别和年龄等相关的准确信息,为揭开蚌埠双墩墓葬之谜提供线索。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