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年味已渐淡,申遗可若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圆桌话题:春节将至,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陈竟教授表示,“传统的年俗文化越来越消退,中国现在还不启动春节申遗工程,还要待到何时?”并称,“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继呼吁端午、中秋申遗之后,陈竟再掀申遗热潮。(《(1月21日《杭州日报》)     “申遗”与保护没有绝对等号   很多专家学者相继提出“保卫春节”,理由是年味变淡。不可否认,这是事实,但我们还是会选择回家,选择去“根”所在的地方与亲人团聚。   社会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永远停留于过去繁琐的细节之中。春节文化的源远流长,在于其构建了强大的精神家园,也只有依附于这样的精神内核,外在的形式才会更加丰富而有意义。“春节申遗”,关注的重心在于形式的完整,因此很难真正谈得上“保护春节”,“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之说更是无从谈起。   2005年,“江陵端午祭”被韩国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曾经令众多国人感觉如芒在背。然而重新回顾韩国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却不无启发。早在1967年,韩国就把“江陵端午祭”正式列为本国“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开始系统梳理祭典中的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诸般内容,对祭典中的音乐、器物、礼仪,特别是操办祭典的民间艺人着力加以保护和资助。正是有了前期充足的准备,韩国的“申遗”成功几乎是水到渠成;反之,他们的胜算到底能有多大?   只有保护得当才能“申遗”成功,但“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保护得当。当我们的专家学者不遗余力地呐喊只有“申遗”才能“拯救”春节的时候,也许更应该先静下心来考虑一下,到底应该保护什么以及怎么保护的问题。因为,如果陷入到更完整的“程序”当中,作为基于文化认同的一次联欢,我们在将这种古代文物“克隆”进日常生活的同时,面对这些陌生而又繁琐的仪式,还能认为这就是那个我们曾经无比熟悉的春节吗?     赵志疆(河南安阳 职员)     还是让过春节更人性化吧   关注春节,不能不提当下的“节日样态”。除春节之外,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都没有被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这些节日的重视。同时,春节才给三天假,连上头尾两个双休日,一共也才七天时间,直接导致了很多人不得不到处拥挤着连轴转。而大年三十照常上班,这直接让很多人(尤其是外乡人)大年三十还在火车上,或者根本就没办法回家过年,“独在异乡为异客”。   此外,每逢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社会涌动的思潮似乎也是不关心“文化”,只关心“金钱”。虽说现在交通方面不涨价了,但人们还是担心其他人变相的涨价或暗中盘剥;也担心“不涨价”的惠民举措,会削弱一些运输部门诸如“今年不涨价,就只能少开或不开加班车了”之类的积极性,从而让一些回家过年者仍然有家难回……   春节年年过,年年回首却不能感受到过年的喜庆和放松,反而年年感受到的只是拥挤和忙碌。这样的春节,还能过出“年味儿”来吗?   春节终归是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拯救春节”最重要的并不在于“申遗”,而在于在放假、交通运输等政策制定方面,千方百计地打造一个充分具有人性化光芒的“春节样态”,让被日常世俗日子所压抑、贬斥、淹没的人性在这个节日里复活。也只有这样过年,才能够使人充分的放松,充分享受到过年的喜庆和快乐,充分鼓起对新年的期望和干劲,充分体现出中国春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瑰宝的深厚魅力。     李秀荣(四川成都 编辑)     “申遗”解不了文化焦虑   每逢这个时节,关于春节的话题总会如悬置议题般如约而至。“申遗”论的文化药方并不新鲜。但问题是,文化申遗并非个体式、情绪化的舆论吁求游戏,与之对应的文化保护理念、宗旨、内容要素和文化技术性要求等,要具体与细密得多。反观仅仅还停留在若干学者吁求层面的春节申遗,则显然有着一些大而全、感性却飘忽的文化质素缺憾,倘若让我们具象勾勒春节的文化图板,我们能够快捷而饱满地描摹出它代表性的文化音符与剪影吗?   根据《凯恩斯决议》的规定,一个国家一年只允许申报一个专案,而参照已知的中国候选名目,排队等候的中国申遗大军业已逶迤数十年之后。换言之,即便申遗之路一切顺利,它的远景预期解得了春节的文化近渴吗?   即便“申遗”成为现实,它也远非药到病除的文化魔咒,当社会的文化氛围凌乱而躁动时,文化土壤缺乏有序培植与灌溉、缺乏合理适宜的养分注入、甚至连一些基本的文化信仰都仿佛芜蔓而虚茫,仅仅将复兴与拯救的希望寄托在春节、民俗、国学等少数几个文化钻头之上,无疑是过于理想化了。   在笔者看来,它恰恰是文化焦虑症在局部的不自主迸发。更让人忧心的是,作为文化精英的专家学者们,大多也频频胶着于某些细枝末节,殊为不智,更令人遗憾。须知,文化信仰、文化心理、文化消费的具微表象,往往连结着一个族群、一个社会架构的文明中枢神经,二者之间如躯干与枝叶。倘我们执迷于病恹、飘摇的文化枝叶,往往也意味着全景意义上的因小弃大、南辕北辙。     楚玉帆(北京 市民)     春节的生命力在于“万象更新”   “春节”的节日气氛今时不如往日,有变淡的趋势,这与“春节”本身存在的缺陷有很大关系。   “春节”的很多内容,如扫尘送灶、张贴年画、敬祭祖先、拜年等,客观上,有些已经与现代生活脱节。在人们居住卫生条件改善的今天,扫尘、张贴年画已失去了存在的土壤,而家庭结构越来越单纯,“拜年”之类的活动也不再像过去那么热闹。在全球化的当代,市场经济的浪潮席卷而来,人们的生活节奏大为加快,同时娱乐休闲方式更加多样化,这势必使春节魅力大减。   所以,春节要重新焕发“青春活力”,关键不在于“申遗”,而在于主动适应时代变迁,努力创新。文化本身也不需要食古不化、因循守旧,而更要强调使传统能够与现代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融会。   当前,洋节日走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人可以对洋节日自由发挥,能用各种个性化的方式来满足“过节”情感。春节等传统节日,不无例外地显示出程序僵硬的一面,欠缺个性发挥的空间。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工作等特点,充分考虑现代人的需求,赋予春节以新的内容、新的含义、新的过节方式等等,这才是将僵化的节日重新激发活力的办法。如果春节等传统节日在保留一些必要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能够不断创新,越来越“对现代人的口味”,那么就自然会受到现代人的追捧,则所谓“城市的发展、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商家对洋节的炒作”等等,也就不足为患了。   因此,遏制年文化的消失,使春节重展魅力重焕活力,治本之道不在于所谓申遗而在于开拓创新。春节的生命力,正如一副春联所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否则,在暮气沉沉中也难得显现出文化遗产的光泽。     作者:邓清波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