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新华网评:被放大的“孔融让梨焦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微博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毛建国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这个题目时,答了“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该名学生表示,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才这样写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网友认为,“言之有理”就算对,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更不能算错。(4月19日《成都商报》)
    现在舆论的矛头几乎都指向了老师,似乎“打了大大的叉”的老师就是冥顽不化,就是墨守成规,就是扼杀天才。如果说这位老师在面对学生时,有那么一点道德优越,那么舆论对这位老师,何尝不也有那么一点道德优越。
    对于“孔融让梨”的怀疑,并不起自这个孩子。这些年来,怀疑和质疑一直没有停止过。很多人认为,一个4岁的孩子怎么可能知道让梨呢?对孔融让梨真实性的怀疑值得尊重,但要看到,孔融让梨着重强调的是孩子的谦让精神,这一点,是永远不过时的。或许一个4岁孩子不会像故事中的孔融一样,分得那么清楚,但也并不代表4岁的孩子就不懂得谦让,更不意味着就不需要教育孩子学点谦让。当我们抡起大棒挥向“孔融让梨”时,有没有想到,大棒余威之下,连“谦让”这种精神也击碎了。
    是的,应该提倡说真话,但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难道就是在鼓励孩子说假话吗?在生活中,难道就没有一个孩子像孔融这样,在特殊的情境下谦让吗?家有儿女,恐怕这一幕很多人都是见到过的。
    现在社会对于一些传统教育理念,有着一种抵触心理,总想要打倒一切。教育不应该这么极端,“孔融让梨”也没有那么可怕。一个聪明的家长,应该去培养孩子的谦让精神。应该鼓励孩子说真话,说想说的话,当一个孩子对“孔融让梨”的真实性表示出怀疑时,证明这是一个懂得思考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在鼓励独立思考时,引导孩子关注其中的谦让精神。而不是因为怀疑孔融让梨的真实性,进而把“谦让”这种精神也一起扔掉了。
    老师这么打分,确实有点遗憾,但并不能因此认为,老师就是在鼓励孩子说谎。一定意义上这是在制造师生对立,故意在孩子心中打倒老师的权威。这么做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未必有利。其实家长乃至社会,完全可以理性一点,比如引导孩子,怀疑“孔融让梨”的真实性是可以的,老师这么做并不是不让你不说真话,而只是提醒你,应该具有孔融让梨的谦让精神,而非像现在这样否定一切,把“孔融让梨”和老师权威都一并打到。这么做确实过瘾,但对于孩子的成长,难道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吗?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