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国民众慈善意识尚显薄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国学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最近上海记者俞新宝先生设立了慈善基金。在新闻工作中,俞先生经常接触到一些特困生劳模、贫困学生、残疾孤儿,在他身边也有一些长期在传媒工作的前辈,退休早,生活相对贫困,他一直想能尽自己的努力,帮助这些贫困人士。除了报道各种慈善活动外,他还透过举办慈善慰问演唱会等形式,为上海慈善基金会募集善款。前不久,他对妻子说,家里还有些积蓄,如果将来孩子要用,说明这孩子也没有出息了,不如设立慈善基金会。妻子、妹妹和女儿都赞同,他于是捐出50万元人民币,设立助困慈善基金。
俞先生觉得心里很踏实。他说:“人生走到终点,什么都不能带走。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重要,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这样做人是有意义的。假如只有一种理由可以在他人面前趾高气扬,想来想去,只有行善。快乐慈善,慈善快乐。美丽慈善,慈善美丽。”在俞先生的慈善基金揭牌仪式上,各界人士慷慨捐款130多万元。
俞先生只是一名普通的记者,他捐出50万元设立基金,也远不能算是大数目。但1元钱与100万元,只是数目上的区别,没有大善和小善之分。国家发改委的专家披露,中国大陆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至少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从道德层面考虑,透过参与捐赠回报社会,这原本就是社会人的一种使命。公益事业还不仅仅是道德命题,对于日进斗金的企业家而言,这些人的所得,并不仅仅是依靠自己的汗水拼搏所得,其中还有其他人的辛劳。因此当他们把金钱揣入腰包之时,就注定有“乐施善捐”而回报社会的义务。
中国富人的“为富不捐”,暴露了富人群体的财富质量感尚不成熟,社会对此有不少指责和抨击,从而呼吁尽快改革慈善事业的体制和机制。这些非议当然有理。不过,在谴责声中,慈善的主要特征似乎被忽略了:慈善并不是富人们的专利。个人经善举逐渐取代有组织的集体行善而占据主流地位。考是成熟的人性化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据中华慈善总会披露,中国大陆每年捐赠75%来自境外,15%来自富人群体,10%来自平民百姓。在美国,10%捐赠来自公司和企业,5%来自基金会,85%来自平民百姓。中国非营利组织28万个,善款占GDP的0。05%,人均捐善款0。92元人民币,占人均GDP的0。012%。美国非营利组织160万个,掌握资金占GDP的9%,人均捐善款460美元,占人均GDP的2。17%。这就是明显的差距。民众慈善的薄弱,也是中国慈善事业的主要问题所在,而慈善组织也要强化自身建设,取得公众信任,才能让更多百姓参与慈善。
信息上海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的作文题目是“我想握住你的手”。“握住你的手”间引发社会强烈共鸣,以黑马姿态一夜间成为上海人的流行语。假如人人都能像俞先生那样,伸出慈善的手,握住需要帮助人的手,众人的爱心义举才能编织社会的慈善美丽。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