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历史因文字永续 保护中华古籍 守望传统文明(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不遇良工,宁存故物
“整旧如旧”就是保存古籍文献的一切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
国务院先后公布三批9859部《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150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超过半数的省份开始编纂《中华古籍总目》分省卷,形成中国古籍联合目录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文献典籍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国悠久文化的历史见证和维系民族精神的文化根脉。”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提出,“对这些古籍进行妥善保护、开发和利用,保证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发扬光大,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古籍保护的原则是‘最少干预,整旧如旧’,这是多年探索的结果。”张志清说,但对于“整旧如旧”的理解各不相同。究竟什么是旧?应该修补到哪个年代的“旧”?在走过无数的弯路之后,国际古籍保护界已经达成共识,这就是保存古籍文献上的一切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梁启超藏明拓本《曹全碑》,布套破烂不堪,但还在书盒中保存着。故宫保存的历朝皇帝初一、十五写的圣人言用锦囊包着,大多经历百年没有开过。用什么锦,如何捆扎,签如何写,都特别讲究。在库里看到许多宋版书,都经过历代藏书家保护传承下来,是件幸事,但大多数书都被装成线装式样,失去了原有蝴蝶装风貌,很是可惜。倒是在内阁大库里封存百年、不在世间流传的宋版《文苑英华》保持了宋代宫装式样。每看到它,大家都情不自禁细细观察和赞叹,也为其他书没有保持原貌而叹息。”
“整旧如旧”的一个苛刻条件是修补材料。明代以前的中国纸,原料大多采自植物韧皮纤维,由手工抄制而成,耐久性颇佳,寿命可达500年至2000年,故有“纸寿千年”之说。然而由于传统纸张生产日渐匮乏,古籍修补仅从材料来说也面临困境:敦煌遗书使用的是麻纸,如今麻纸已经无处可寻;修复明代《永乐大典》,用的是清代乾隆高丽纸——这批纸原是清宫糊窗户的材料。现今这些纸张已不可多得。
在古籍保护上,我们要警惕西方发达国家曾有过的误区。英国、法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用蚕丝编制成格网,上下两层附着在古籍的纸页,这种格网肉眼看不到,但是对于破损的纸张起到托附作用,不影响阅读和研究。这种修复方法一度风靡世界。但事实证明,这其实对古籍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学界称这种善意破坏为“破坏性修复”。这种善意的破坏在我国也同样存在,比如有人曾主张让古籍恢复到其历史最辉煌年代的水平。近来学界逐渐认识到,这种理念是对历史、对人类痕迹的人为中断。美国康奈尔大学曾将库存的《永乐大典》修补成“洋装书”。后来,他们将这些书送到中国国家图书馆,希望改成原来的样子。国图坚决拒绝,“经过几个世纪,这些‘洋装’已成为附着于古书之上的历史遗迹。”张志清说。
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对于古籍价值与保护方式方法的认识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步的,而一旦我们的人力物力无所作为,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悬搁”。20世纪80年代末,国图的普通古籍从柏林寺搬过来时,有人把破书套顺手扔掉,薛英先生从楼下捡回一个布缝制的破书套,说这套子有特点,不能扔。“这是我年轻时受的第一次保护教育。”张志清说,“如何执书?看书时书要放在哪里?应该怎么翻页?其中都大有门道。古籍保护最怕的是政绩工程、献礼工程,动辄一年内修了多少补了多少,违背科学违背常识。古籍保护是急不得的慢工细活,看似平凡,看似普通,但需要我们用传承文化的恒心去做。”(李舫)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