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先有“李世民”后有“魏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文汇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高深
    
    愈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有威望、群众信任的领导,愈要身边有一个“魏徵”;愈是一切顺畅、政绩辉煌、形势大好的时候,愈是需要“魏徵”。
    
    为什么?一般说,能力相对较差、大家不甚满意的干部,往往比较容易听到群众的批评和议论,有了弊端也容易发现,不致酿成大的损失。相反,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威信高,群众对其信赖,他说的话做的事,人们就习惯于从积极方面去理解认识。这样的领导人一旦有所失误,则不容易马上发现。所以说,领导者愈是高人,愈需要“魏徵”。
    
    当困难较多、诸事不尽如人意、业绩不佳时,一般说这时人的头脑比较清醒,容易看到也容易承认不足,乃至缺点、错误,不至于盲目乐观,骄傲自满。而一切顺利、心想事成、形势大好时,往往会使人陶醉于胜利中,看不到缺失与不足,很少自以为非,这时很需要站出一位“魏徵”来。也就是说,愈是顺利,愈是成功,就愈需要能明察秋毫的“魏徵”。
    
    遗憾的是,有水平有能力的干部常有,身边的“魏徵”却不常有。多年前,我访问过一个地区的一把手。他虽然属于能力较强、“德高望重”一类的人,但因为肩负着几百万人的衣食住行及“造福一方”的重任,工作总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每出台一项较重大的举措,总要听听不同意见,希望兼听则明,可是他常常是只听到掌声,却从无“杂音”。他跟我半开玩笑、半发牢骚地说:如今顺情说好话的人多,像古人魏徵那样直言进谏的,几乎没有了。
    
    我以为他想听到一些不同意见的心情是真诚的,可是他颠倒了一个事实。于是我反问他:“你以为是先有李世民,还是先有魏徵?”问题提得太突然,他一时拐不过弯儿来,有点丈二金刚。其实我是委婉地批评他,与其说身边没有“魏徵”,莫如说自己还不是“李世民”。
    
    当年李世民担心文武百官都“顺情说好话”,有一天就故意问一个叫孔颖达的官员:《论语》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这是什么意思?孔颖达解释了原意以后说:不仅仅一般人要向才能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求教,即使是你,也应当虚怀若谷。
    
    李世民也不是轻易就得到魏徵的。他为了鼓励官员勇于进言,也想表示自己听取批评的诚意,对第一个进言的元律师,给予了超出人们想象的重奖,奖品是兰陵公主的花园。有人认为这个奖赏太重了。李世民坦言:“我即位以来,还没有勇于进言的谏者,因此要以重赏鼓励官员们大胆地提出谏议。”这就是产生“魏徵”的条件、环境和氛围。如果谁的身边没有“魏徵”,甚至千呼万唤不出来,那你一定要先问问自己:“我是不是‘李世民’?”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