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申遗成功路更长 文化遗产在于“文明的见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8月1日和2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国丹霞”分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增加到40个。 


  得知这一消息,我很高兴。这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同时我还想到,申遗成功只是开始,文化遗产保护的路途还很漫长。 


  世界遗产,不管是分成“自然遗产”或是“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在于它们是文明的见证。这些年我们常看到,有些地方,申报世界遗产的时候很积极,申报完了就不积极了。原因可能是,申报上了,游客多了,门票高了,坐地收钱就可以了。还有的时候,申遗并不能立竿见影,急于“贴现”的地方政府,热情马上从沸点降到冰点。 


  这些现象的根源,主要在于对申报目的的不理解。我们为什么申报世界遗产呢?是因为它们很重要,要保护好留给后代。申报上了,使之名扬四海固然很好。在管理好的基础上,获得经济收益,当然也很好。但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们,而不是急功近利地拿来赚钱。否则,还不如不申报!“杀鸡取卵”形成的旅游业,其实就是泡沫经济,只重视眼前利益、地方利益,甚至个人利益。这可怕极了。 


  作为一个为文物奔走了大半辈子的人,我既为我国文物保护取得的各项成就感到欣慰,也为当前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忧心忡忡。有的地方,在文化遗产旁边修建人造龙宫,成了政绩工程。结果,到申报的时候,人家考察团一看,非拆不可。一建一拆,耗资上亿。这叫做舍得花钱造假古董,不舍得花钱保护真文物。有的地方,把文化遗产交由旅游企业经营。遗产的高品位与遗产管理者的低素质之间形成的鲜明反差,深深地影响了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屡见不鲜。这对于世界遗产的新军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和“中国丹霞”来说,都是值得警惕的。 


  不少人把遗产保护不力,归咎于资金不足。在我看来,很多时候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景区门票收入很高,动辄上千万上亿元,用这些钱来保护文物绰绰有余。说没钱是假的,钱没用到刀刃上是真的。所以,主要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 


  我一直强调,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如果一个民族忘掉了历史和传统,就好比断了根、丢了魂。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它,正是为了维系我们的根和魂。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是要树立这样一种正确的遗产观。如此,我们方能更好地找到回家的路。  


  (作者为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