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传统眼学已经被利益污染 瓷器是真是假谁说了算(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原秘书长刘东瑞:
“眼学”和“科学” 就像中西医相结合
“眼学”和科学鉴定,就像中西医一样,最明智的做法是让二者结合,优势互补。
仪器可以帮我们测出瓷器当中各种元素的准确配比。老的景德镇的瓷器,宋代及以前,用的是非常单纯的高岭土,元明之后是两种瓷土的合成,到了现当代,景德镇当地的高岭土用完了,用的原料都是外地的。所以测瓷胎的成分,可知瓷器新旧。老瓷器的釉料,都取材天然,而当代的釉料,大多是化学合成。这些都可以用仪器测出来。
但也不能迷信所谓的“科学”,特别是在现阶段仪器检测的技术并不十分成熟的情况下。我们知道,仪器鉴定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测年份,一类是测成分。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和古代的样本进行比对。据我所知,国内现在并没有建立起一个权威的数据库。比如说钧瓷——并不是只有河南神垕才产钧瓷,产钧瓷的地方很多。就算是神垕的钧瓷,宋、元、明用的原料都不同,取土的范围、深浅也不同。这些数据都全吗?如果数据库不准、不全,结论就不可能严密。
现在的仿造者很聪明,“科学”也有“打眼”的时候。比如,他可以按照古代的标本来进行合成,古人用什么原料,我也用。所以有时候机器也能给“蒙”了。还有一种情况:一个老胎,老底儿,老的口沿,用新泥接上,重新烧制。你取样检测,如果取底上的,那就是老瓷,如果取到中间,那就是新瓷。这种情况下,仪器的局限性就出来了。反而是“眼学”,从瓷器的器形、工艺来断真假,这些特征是很难完全复制的,和“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一个道理。像“某某大师完全复制了乾隆时代的官窑”这样的事情,我是不相信的,这不可能。
所以说,“眼学”不可缺。但也得承认,是人就会看走眼,所以必须得引入科学鉴定。我的老师史树青曾经论述过“眼学”和科学的问题。实际上,“眼学”里面就包括科学,你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眼学”是经验的积累,这其中也包含了对科学实验结果的吸收。比如你这里得出一个实验结果,那它必然对应着一种瓷器上显现出来的特征。这个可以被“眼学”所吸收,成为它的一部分。(金叶)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