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新《三国》:“忠”与“谋”的AB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8月3日起,新《三国》的二轮播放将在四川卫视启动。在经历了首播时大量网友争先恐后地挑错、指责,到最终“瑕不掩瑜”的呼声,新《三国》的再次播出是否又会生发新的话题?前期观众对“三国”中争议和兴趣最大的“忠义”、“权谋”等三国内核,又会激荡出怎样的火花?我们在拭目以待的同时,邀请“三国”文化研究专家沈伯俊提前解读—— 


    主持人:本报记者 颜婧 实习记者 张岚 


    嘉宾: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沈伯俊 


    A面 


    忠与义表现丰富,但有可惜之处 


     “‘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是《三国演义》的创作主旨,也是其思想价值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新《三国》用镜头语言去解读经典,并力求有所创新,很有大剧风范。它也反映出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道德观中积极的一面,值得我们后人批判地吸收。” 


    记者:作为19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剧本审阅专家,您对新《三国》怎么看? 


    沈伯俊:新《三国》首轮播完后在北京举行了研讨会,我去了,总体持肯定态度。这个重拍是“艰巨的任务,聪明的选择”。说艰巨,是因为经典名著重拍的必要性和价值在哪里,新《三国》必须回答;说聪明,是指创作者用了一个“大型史诗电视剧《三国》”的片名,因此它既不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影视化图解,更不是史书《三国志》的蹩脚附庸,而是以那段历史和小说为题材,重新进行艺术表现。这样,创作者就获得了较大的自由空间。 


    记者:看来您还是比较满意? 


    沈伯俊:早在1985年我就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是《三国演义》的创作主旨,也是其思想价值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共同文化心理。令人高兴的是,新版《三国》的内容主线符合这个主旨。所以,从根本上说,它用自己的镜头语言解读了经典,并有创新。特别是在曹操的刻画上,不再是脸谱化,比如十八路诸侯分崩离析之后,导演特意安排了曹操、孙坚、刘备三人的小聚,一种英雄惜英雄的味道不言而喻,很有大剧风范。
 

    记者:您刚才说,“三国”是“歌颂忠义”,比如“桃园结义”已成为一种民间典范。对“忠义”的讲述,剧中到位没有? 


    沈伯俊:新《三国》与以往的所有“三国”作品相比,对诸葛亮的忠,关羽的义,以及曹操方面的荀彧、郭嘉,孙权方面的周瑜、鲁肃等人物,都有比较丰富、比较深入的表现。但还是有比较可惜的地方,那就是“桃园结义”这一重要情节一笔带过,未能充分彰显其道义价值;对后半部戏份很重的司马懿,较多表现其雄才大略、坚韧顽强的一面,对其负面道德的批判,不及《三国演义》。 


    记者:“忠义”对当下其实是有指导价值的? 


  沈伯俊:“桃园结义”的核心价值就是誓词中的四句话:“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这就是大忠大义。忠是什么?往小了说是对自己忠于所事,对他人忠于所托;大了说就是对事业的忠、理想的忠,对国家对民族的忠;“义”呢?符合道的事才是义,上面还有国家大义、民族大义。其实这方面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道德观中积极的一面,值得我们后人批判地吸收。 


    B面 


    道与术演绎充分,却遗憾未分主次 


    “新版花了很大力气表现各路英雄的智慧与谋略,有些情节,比《三国演义》更丰富。但是,有的情节,却未能区分正当的谋略与缺德的权术。” 


    记者:之前一位四川的历史学家告诉我,老《三国》讲忠义,他很认可,但新《三国》略过“桃园结义”,倾向讲“权术”,是乱来。您觉得呢? 


    沈伯俊:很多观众都比较喜欢看《三国演义》里的忠奸对垒,也认为它的精髓应该是“谋略”,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虽然原著谋略的碰撞很精彩,但在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中,“道”是最高层次的东西,在现代来说,代表自然和社会的根本规律,也指正义的事业。“谋略”则属于“术”,是第二层次的东西,是为“道”服务的,必须受“道”的指导和制约。
 

    作为一位杰出的作家,罗贯中的意图很明显,符合正义原则,有利于国家统一、民生安定的谋略才值得肯定和赞美。因此,只有代表作者理想的诸葛亮才被塑造为妙计无穷的谋略大师、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而比如曹操,他的谋略可谓高矣,但罗贯中对他却是有褒有贬:对曹操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的谋略,予以肯定性描写;对他损人利己、背信弃义的各种伎俩,则毫不留情地予以抨击。可以说,《三国演义》写谋略,具有鲜明的道德倾向,新《三国》在这个层面上,是弱了一点。
 

    记者:可以举例吗? 


    沈伯俊:当然,我还是要再次肯定新版。它花了很大力量表现各路英雄的智慧与谋略,有些情节,比《三国演义》更丰富。如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下令撤退?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于五丈原,为何坚守不出?作品都有新的解读。但是,有的情节,却未能区分正当的谋略与缺德的权术。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病情严重时,祈祷北斗以求延年益寿,眼看只差一天就要成功了,却被入帐报告军情的魏延将主灯扑灭,似乎诸葛亮之死也成了魏延的罪过;诸葛亮临终安排后事,却把魏延排除在外,还来个“遗计斩魏延”:这都是为了维护诸葛亮形象造成的败笔,当代读者多有批评。而新版《三国》叙述诸葛亮临终前,先召见魏延,委以重任,随后又背着魏延另作安排,既无史实依据,又损害了诸葛亮形象,表明编导在区分谋略与权术上有时比较模糊,个别地方甚至给人以欣赏权术的印象。 


    记者:其实不光是新《三国》,现在很多导演一拍历史剧,就喜欢把“权术”纷争放大、美化甚至讴歌,不会去批判。 


    沈伯俊:这确实是当今历史题材影视剧中常见的现象。所以我觉得对权谋的欣赏、美化甚至讴歌是一种不良现象,表明影视圈中许多人价值观混乱,是非不清,这是应该警惕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决定各个政治集团成败兴衰的关键因素,依次是人心、人才、谋略。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不仅是千古不易的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 


    不加分辨地美化甚至讴歌权谋,极易误导观众,不利于培养健全的民族心理。而如果让我们的中小学生成天接触这类作品,小小年纪就去揣摩怎样与人斗心眼,搞小动作,那真是太可怕了! 





 
关键词: AB 专家点评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