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别争了, “牛郎织女”没有故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8月16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七夕节,山东沂源、山西和顺都在举办名为“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的邮票首发式。据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地,一直在河南鲁山、山西和顺、山东沂源和陕西等地争执不休。(8月1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这样的争执当然不足为奇。虽然只是传说中的名人,甚至只是小说中虚构而且还是臭名昭著的“名人”,也早已争抢不休,比如此前的西门庆故里之争。而“牛郎织女”是美好的传说人物,当然更是只要沾一点边各地也志在必得。


    争夺名人,归根到底争的是经济利益。但是,只争得一个传说人物故里或者故事起源地,这种名气未必就能成为收益,比如“牛郎织女”,在讲这个优美故事的时候,从来没有人留意故事的起源地,即使故事中有交代,也是一笔带过,因为,这实在无关紧要。而且,民间文化、神话传说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像历史研究那样具有唯一性,起源地多样性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也因此,现在争夺传说名人故里或者故事起源地,大凡都要千方百计化虚为实,以此把“多样性”弄成“唯一性”,以防被别地“抢”过去。而“唯一性”的标志,就是造出和真实人物同样的一个“故里”来。比如西门庆“故里”,连和潘金莲初次幽会地点“王婆茶坊”都已被“复原”出来。


    于是,可以预计,无论哪个地方争“牛郎织女发源地”,都必然要大兴土木,造出许多和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景物来。这可能会吸引来一些无聊游客,但传说故事因此也成了现实故事,缥缈朦胧的美感荡然无存,而那一个个的人造景点,也必然索然无趣。


    民间文化、神话传说,在广泛流传过程中,融合了人们的美好情愫,已成为共有的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说,“牛郎织女”没有故里。争夺诸如“牛郎织女”这样的传说故事起源地,势必把文化遗产庸俗化、功利化,如果因此而造出一个现实版的故里来,不仅劳民伤财,更有如佛头著粪。□钱夙伟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