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工人比教授工资高三巨头就该倒闭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最近林行止先生在《东方早报》发表文章《工人年薪远高于教授不救汽车三巨头也罢》,文中观点即标题所示。 
  其中提到一段历史经验:“在1870年至1930年间,美国家庭(应指中产阶级——原注)最重要的资产,除了住宅,便是钢琴……钢琴工业及其衍生行业成为美国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在1890年至1928年(大萧条前——原注),美国钢琴年销量从17.2万架上升至36.4万多架。美国生产的钢琴不仅占据大部分本土市场份额,而且销往全球,以其规模带来的价格优势,很快占据世界市场近半份额。”他接着说,大萧条开始后美国钢琴厂纷纷倒闭,美国政府没有进行拯救,后来物美价廉的外国钢琴占领美国市场,美国经济经过调整,钢琴业衰落后照样不受损失。 
  此一观点,显然是来自Jeffrey A. Tucker不久前写的一篇文章,题为《美国钢琴业的终结》。不过该文中一些细节有夸张之嫌,亦影响到结论。从1870年到1930年间,美国从一个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变化是脱胎换骨的,不可一概而论。比如,1890年美国无所谓汽车业,到1920年时,汽车业就已经成为美国工业的主力。三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一家,在1928年就销售掉了33万多辆车。如今买一辆最简单的车也要将近2万美元,豪华车则至少是几万美元。普通一架立式钢琴,不过几千美元,当然也有贵到五六万甚至十几万美元的三角钢琴,但绝不代表平均水平。在80年前,也很难想象普通的钢琴要比汽车贵。说钢琴是美国家庭在住房之外最大的资产,在1890年也许靠谱儿,到1930年则很难让人相信。 
  这些小节的不准确,容易误导读者对当前这场经济危机的深度的认识。从1920年以来,汽车业一直是美国工业的主力,目前仍占GDP的4%。三大汽车巨头拥有24万雇员,共为200万人(计入退休人员和家属)提供着医疗保险,为70多万人提供着退休金。不仅如此,这三巨头每雇佣一名员工,实际上就间接地创造了至少7个人的工作,包括销售人员等。所以有人计算,三巨头破产将可能直接导致200万人失业。任何政府对此当然都不敢掉以轻心了。 
  林先生文章的新意,是提出一组三巨头工人的时薪(工资加福利)数据:福特70.51元(年薪14.1025万,美元,下同)、通用73.26元(年薪14.652万)、克莱斯勒75.86元(年薪15.1720万);丰田、本田和日产工人的时薪均为48元(年薪9.6万);美国大学教授年薪则为9.2973万元(其中包括27%的福利津贴)。由此证明“平均学历为中学毕业的汽车工会工人比有博士学位的大学教授的收入高出57.6%”,并得出结论说“美国政府……救助汽车三巨头势在必行,但先决条件是三巨头应进行翻天覆地的革命性改革”,改革措施之一是把工人的收入降低至等同于大学教授。 
  这里他又把问题简单化了。所谓70多美元时薪,是计入退休金等福利的结果,实际上三巨头工人的时薪也就55美元左右。而美国教授的年薪,一般是九个月的工资。根据美国《高等教育年鉴》的统计,2005-2006学年,美国教授的平均工资为94738美元,副教授为67187美元,助理教授为56298美元,都是九个月的实际工资。若以十二个月计,助理教授年薪也相当于7.5万美元左右,再加福利,大体10万上下。很难得出工人工资高出教授的结论。 
  而且,即使汽车工人的工资高过教授,也是市场竞争结果,哪有文人拍拍脑袋说减就减的道理?林文提供的数据显示:丰田、本田和日产工人年薪仅9.6万美元。但这些公司的工厂都在美国最穷地区:肯塔基、田纳西、阿拉巴马。而三巨头的工人在底特律挣十四五万美元,大致就相当于在阿拉巴马挣11万美元、在肯塔基挣10万美元出头,仍然比9.6万美元高,但差距并不大。到穷地方设厂确实有价格优势,但也并非没有代价。几年前《纽约时报》有文章说,日本一汽车厂图便宜准备到美国南部设厂,但工人素质实在太低,看不懂工作程序的文字说明,一切必须依靠图解,最后那家公司决定把工厂建到加拿大。另外,汽车业的劳动力价格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竞争力,一直争论不休。汽车厂自动化程度高,用人少,但占地大,地价非常重要。美国的地价,比起日本来低得多,自有其优势。竞争不过人家很难说就是工资高的问题。 
  我和林先生一样,是反对拯救三大汽车巨头的。但是,不管怎么反对,也不能把问题简单化,更不能把工人工资比教授高作为这些公司必须破产的理由。(作者为美国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