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和谐以敬畏为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到西藏一游,常为佛教信众的虔诚深深触动。在大昭寺、扎什仑布寺等宗教场所,大群男女老少行五体投地跪拜礼,都是不惜体力持续不断到数百个为止,其场面的壮观堪称一景;从四川藏区赴拉萨的朝圣者,更是不畏千里,拉着车辆家什,徒步翻山越岭向圣地行进。这种虔诚源于对佛教的敬畏,而教人向善是佛教的重要内容。据悉,藏传佛教普及的藏民中,其刑事犯罪率明显低于其他人群,可见敬畏的力量很大。 
  人可以不信宗教,但人须有敬畏之心,和谐以敬畏为根基。
  和谐是一种天道,它如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春风暖流吹拂大地、冰天雪地严寒冷冬,对天道的此种规律应持敬畏之心。千百年来,人们歌颂春天,诅咒严冬,作为一种感情的寓意和诗意的表达,可以理解,但丧失对寒冬的敬畏则是误区。每当万物复苏之春,人类向大自然过度开发索取便加剧,春天的劳作多以征服为目的,秋天的收获伴随着对地球生态的损毁,冷冬在人的主观敌意和客观破坏中渐行渐远。暖冬走进了地球,无数生灵舒适惬意,许多动物不再冬眠。目光短浅者从带污染的工业产值飞升中获得政绩的满足,愚昧者窃喜于体温与冬季温度的更加接近,于是他们期盼春天早到,期盼更多的暖冬。暖冬,实为万劫不复的灾难信号,它消融着极地冰川,撕裂着地球的和谐。科学家们发出警示:春天的百花和冬季的厚冰相比,后者更重要,人类要召唤冷冬。要让警醒变现实,唯有敬畏,敬畏大自然,敬畏冬天进而保卫冬天。敬畏,才能清醒掌握作为与不作为的度,做到科学的作为。有敬畏才有地球万物的和谐。
  和谐是一种仁道。敬畏仁道是公民的天职。儒家孔子倡导的“仁爱”学说与当今先进意识形态融合,形成中华民族丰富的仁道道德标准,渗透于社会秩序的方方面面,构建和谐,对之须大力弘扬。仁道中的博大襟怀和是非荣辱观,只有在公众的崇尚中方可变为普遍的社会风气。大批法律法规,也是维系、强化仁道道德的屏障。然而,一些人的拜金意识高于对道德的敬畏,对权力的滥施超过对法律的敬畏,对丑恶现象的追逐胜于对民众民意的敬畏。践越道德底线、法律禁区被看成平常事。从假劣食品药品损害众人健康,到官商合谋坑骗国家,从房地产行业中的黑洞,到携巨额外逃的5000多名贪官,此类乱象,无不体现出肆意妄为、游戏法律的特征,其根源都是不敬畏仁道。一个不懂得敬畏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敬畏因信仰的坚定而生,重树信仰之旗,重燃理想之火,划定公民敬畏之范畴,为眼下当务之急。
  不知敬畏,有的是源于无知。我脑海中常浮现如下历史镜头:40年前,一群群单纯无知的青年,以“革命”和“破四旧”的名义,举起斧凿钉锤,在无数珍贵的中华文化遗产上无所畏惧地打砸。不敬畏文化,使浅薄战胜了深厚,民族的瑰宝被毁。其无知虽可原谅,但从此,“无畏”作为褒义词,流行滥用的频率更高了;敬畏,则晨昏颠倒地与保守、落伍相连。一旦有合适的气候,各种“无畏”之举便盛行。
  敬畏,从来不是开拓创新的羁绊,而是启迪新知进而促成和谐社会架构的动力。敬畏科学,能激发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热忱;敬畏文化,能鼓励人们进入知识的殿堂;敬畏法律,能为全民族创造力的提升创造优良的制度环境;敬畏人民,能呼唤民本思想、民主意识和民众智慧。敬畏,是理智、成熟的人生况味。





 
关键词: 敬畏 和谐 焦点热点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