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嵩山申遗晋级受关注 丁世显就申遗工作答记者问(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郑州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记者:为什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项目产生疑问?

    丁世显: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项目自2007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前期申报文本的编制以及世界遗产专家现场考察验收等工作都取得了成功,国际专家对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些工作都为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最终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由于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五岳申遗”项目中也包括了嵩山,其申报文本已递交至世界遗产中心,致使一些国际同行产生了嵩山历史建筑群与“五岳申遗”项目重复申报的疑虑和误解。因为按照规定,一个国家不得重复申报价值类似的世界遗产项目,因此,“五岳申遗”是造成嵩山历史建筑群项目暂缓的重要原因。

    再者,在这次世界遗产大会上,排序在前进行审议的五台山项目从原申报的自然和文化混合遗产调整为文化景观项目,使中国明显面临着同时申报两个相近文化遗产项目的处境。而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的“凯恩斯决定”修改草案规定,一个国家一年只能申报一项世界文化遗产,从时机上来讲对我们也非常不利。

    同时,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工作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嵩山历史建筑群以“天地之中”这一中国传统宇宙观为思想核心,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构成了一组真实、完整的人类文化遗产,完全符合世界遗产的标准。而登封地区这种中国古老的“天地之中”传统宇宙观为本来就对东方文化与传统哲学有着极大神秘感的国际同行准确理解其核心理念增添了难度。

    记者:为什么大会最终修正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决定,把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项目由“退回重报”晋级为“补充材料推荐列入”?

    丁世显:嵩山历史建筑群项目被审定为“补充材料推荐列入”,说明世界遗产委员会及国际专家认可了该项目的遗产价值、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管理水平。这组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其初创与典范的地位充分体现出人类杰出的创造力,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内地同类建筑形式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和亚洲地区的礼制和宗教建筑的规格制度,进而影响到这些地区的文化传统;其中的许多单体建筑都是各时代同类建筑的优秀代表,是建筑造型设计和建筑技术的杰出范例和现存标本。这些建筑记载了古老的祭祀、封禅文化和书院教育历史,是这两种已经消失了的文化传统的独特见证,也是古代文化发展传承至今的生动见证,是无可替代的宝贵人类文化遗产,具有全球突出的普遍价值,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列入标准第一、二、三、四、六条。

    同时,在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项目被审定为“退回重报”后,申遗工作一直在全力争取、坚持不懈、积极主动地开展着。一是按照世界遗产中心及国家文物局的要求立刻组织专家论证、成立补充材料编写小组、精心拟定补充材料并进行翻译;二是邀请国际遗产专家来郑亲身感受嵩山历史建筑群突出的文化价值与独特魅力,以加深其对申报项目的感性认识和深刻理解。此外,针对性地拜访了一些国外的核心专家,进一步开展沟通、宣传和交流工作,在国际上争取最大程度的理解与支持。

    为了确保世界遗产大会委员国代表对嵩山历史建筑群价值的理解和认同,争取更多支持,在市领导的直接指挥下,市申遗办经过反复讨论研究,精心制作了一批会议材料,如嵩山历史建筑群画册、光盘、印制精美的补充文本和能充分展示其文化价值和传达其文化神韵的一些宣传纪念品等。参会期间,嵩山历史建筑群项目代表团积极主动与国际同行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沟通、交流,郑州代表团的同志们,每天都与国家文物局、外交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的同志工作到凌晨二、三点钟,会间与委员国进行会晤,使其真正理解嵩山历史建筑群的文化价值。会后,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研究制定工作对策。经过艰苦努力,会议上,嵩山历史建筑群项目得到了绝大多数代表团的大力支持,大会最终修正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专家决议,将嵩山历史建筑群由“退回重报”晋级为“补充材料推荐列入”。

    记者:嵩山历史建筑群的全球突出普遍价值是什么?

    丁世显:嵩山历史建筑群真实保留了中国古代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各种主要建筑类型的最高代表作品,成为这些建筑类型的初创制度和形制典范,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天地之中”的认定、信仰和崇奉,并由此形成了同时代最高水平的创造成就,建筑本身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华古老文明的精髓,成为东方传统文化的典型物化代表,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嵩山历史建筑群所体现出的价值完全符合《世界遗产公约》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第一、二、三、四、六条标准:

    (一)嵩山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以“天地之中”为基本理念而汇聚于这一地区的历史建筑群,反映了中国古代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筑类型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初创制度和形制典范,其初创与典范的地位充分体现出人类杰出的创造力。

    (二)以“天地之中”为基本理念而汇聚在嵩山地区的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建筑类型深刻影响了中国内地的这四类建筑形式及其所代表的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礼制建筑和佛教建筑,随着礼制和佛教在中国和亚洲的传播,不仅影响了这些地区的礼制和宗教建筑的规格制度,而且影响到了地区文化传统。

    (三)嵩山历史建筑群中以汉代庙阙和嵩阳书院为代表的礼制建筑和儒学教育建筑记载了古老的祭祀、封禅文化和书院教育历史,是这两种已经消失了的文化传统的独特见证。

    (四)嵩山历史建筑群中优秀的砖石建筑、木结构建筑无疑是各时代同类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建筑造型设计和建筑技术的杰出范例和现存标本;其中以砖石结构为主体的观星台是具有世界性价值的科技建筑。

    (六)嵩山历史建筑群汇集于40余平方公里范围之内的历史现象突出反映出嵩山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历史上承载了“天地之中”的神圣概念和信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