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文化青鸟”黄光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黄光男近影

五喜黄光男作

“青鸟”一词,自古为信使之意,中国文学中将它视为传送讯息与爱的象征,它给人们捎来希望与期待。海峡两岸分离数十年后,各种交流往返之需求与日俱增,扮演各式青鸟角色者不计其数。其中,“文化青鸟”尤为人们所重视,文化交流增进了相互间的共识,消弥了彼此间的误解。来自台湾的黄光男博士,堪称当今两岸的“文化青鸟”。 
  游记抒发赤子情怀
  黄光男博士不但是位优秀的艺术家、美学家,也是一位多产的散文作家,擅长以温雅的文人笔调描写人间情事,用锐利的心灵探索社会万象与文化底蕴。目前已出版16本散文集,其中有关大陆的游记便有4本。作为一位文化旅者,他有着一双深睿的美学之眼,透视人世情缘,并以敏锐的感受,见证历史沧桑。出版于1997年的《旧时相识》是初访大陆的作品,表现了兼具理性与感性、向往与批判的真诚,他说:“或许至今仍然沉思在想象中,因为自小就在文献上与文化生活上,感应中华文化的气质,无形中把这个文化能扩散在生命的价值中,对于能否亲身踏上故国山河,并没有时间性的急迫感,或者说并没有寻觅古人足迹的必然,倒是在故事的陈述里,有着人我之间主动的情感,才是深切感动自己的激情素。说到情感,面对着既熟悉又陌生的大陆人情世故,是可澄清一些生活上的常理,包括诸多的思想家以及思想家影响下的社会发展……如何在情感的联系绳索上,记载了远近内外距离,事实上,才是美感的呈现,毕竟有些生疏感,才能投入真情,写出感想。”这种特殊的“亲密的疏离感”,让他写出一篇篇深刻动容的大陆记游。
  《江岸风息》是2007年的新作,他在自序中透露了所见所闻的动机和静观万物的态度。书中,《闽南记忆》一文开启了两岸历史交流的旧页,充满着往者已矣的慨叹:“来到厦门,才想起这里是台湾居民的原乡之一,也感受到语言、风俗、信仰传习的动能。乡音未改人情移,或许只能在幽幽的岁月里,寻求一份祖母曾经的叮咛,不要忘记祖先。所以祭祖、香火,燃起了自撰的记忆,是幻是梦,还是烟尘满地。第一次落地厦门,映入眼帘的景色,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呼朋引伴的热情,尤其无法拒绝‘阿男’、‘阿伯’‘阿’音呼唤,亲切绵延在历史血脉上回荡,似远却近的光泽,带动着生涩转熟识的热力。”他的感怀是如此诚挚而真切,十足是文人艺术家的个性。
  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大陆的名胜古迹、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既有热情的讴歌,也有客观的介绍,还有善意的批评。2004年出版的《一样湖山两样春》一书,他对四川乐山大佛寺的描写是“宗教性的修习之处,也是人生冥思的地方”,但现在却是“一处和尚不知何处去的参禅胜地。这种只有庙而没有念经者,叫人看来总有点不习惯。”这是多么直率而恳切的观感!
  掀起兵马俑狂潮
  黄光男博士不但对大陆风光与文物有一份钟情与热爱,在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方面更有实质的贡献。2000年,时任历史博物馆馆长的黄光男,对陕西秦兵马俑情有独钟,在他的精心计划、运筹下,“秦文化——兵马俑特展”终于在台北市开展,开启了台湾民众参观中华文物的狂潮。83天的展览,吸引了约150万观众,其场面之壮观,效应之轰动,为台湾历来艺文活动所罕见。“秦文化——兵马俑”成了当时台湾社会生活中的一大热门话题。可是有谁知道,为了举办这次展览,黄光男当时承受了某些莫须有的压力,被指控展览的引进为“木马屠城记”的翻版,是在为中共作宣传等等。黄光男没有退缩,坚持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当展览即将闭幕之际,他语重心长地说出他的感受:“我在西安秦兵马俑博物馆内,驻足动容,无关统‘独’,而是被眼前活生生的鲜明历史所震慑。策划兵马俑来台展出,动机单纯,只是为了将同样的感动分享。”此后,他又持续引进了三星堆、南越王、楚文化、龙文化等中华文物特展,让台湾民众能更多地接触、了解、认知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样在台湾产生了轰动效应。
  将管理博物馆的经验与人分享
  累积了18年的博物馆行政管理经验,黄校长以著作、论文及演讲无私地和世界各地的文化工作者分享,尤其是大陆朋友。2006年4月他受邀于北京中国美术馆进行“博物馆的营运与实务”讲座。接着,他又于8月到上海美术馆讲授“博物馆营运三例”,即“博物馆专业”、“全球化时代的博物馆媒体应用”、“博物馆营运的新希望——博物馆商店”,同样引起博物馆同业热烈的回响。他的博物馆行政观念非常新颖前卫,充分调动了科学的、现代化的经营管理、行销推广、市场媒体手段,推动了文化产业与时俱进。他认为:“博物馆是科学的、人文的、精神的,也是物质的、服务的,范围有全人教育、终身学习、精神信仰、知识增进与文明象征,所具有的价值意义包含在增进人类整体幸福中,可知、可感、可思、可动的综合体。”面对全球化的浪潮,他语重心长地勉励与提醒博物馆人要有应变的能力和远见:“博物馆如何保有‘公益’为善的性质,‘学校’为益的内涵,‘企业’成效的活力,需要有新思维、新行动,才能促发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推动两岸学术交流
  2004年,黄光男回到阔别35年的母校——台湾艺术大学,担任校长。从此,他又成了推动两岸艺术教育交流的“青鸟”。2006年12月,他在福建福州参加了“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会上,与会校长们达成了四点共识:
  一、全面交流合作,优势互补,共同繁荣;
  二、定期举办两岸高校改革创新研讨会;
  三、促进教师互访、互聘和讲学,推进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合作,扩大学生往来、交流与互换;
  四、探讨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途径,扩展持续交流与合作的管道。
  从福州回来,黄校长身先士卒,当年年底即和中央美术学院潘公凯院长一起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联合举办了“水墨遇合”双人画展。开幕之日,两岸佳宾云集,谈画论艺,共享水墨艺术盛宴。接着,黄校长马不停蹄地携带着他的代表性作品,远赴济南和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张志民共办画展。2007年8月中旬,黄校长受邀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和北京的画家们切磋交流。
  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白亦云:“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他们所描写的都是青鸟的信使使命。在黄光男的水墨创作中,经常出现喜鹊图像,喜鹊虽不如凤鸟高贵,却勤于传递佳音。当今,两岸尚处于纷扰之际,但愿有更多像黄光男校长这样的“文化青鸟”,穿梭于大陆与台湾间,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友情和亲情。
  ·其人其事·
  在台湾艺文界,提起台湾艺术大学校长黄光男先生,可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出生在台湾南部高雄县一个贫苦的劳动家庭,自幼好学成性,少年时便现出绘画天分。早年毕业于国立艺专,即今天的台湾艺术大学,受黄君璧、傅狷夫、蒋青融等人之教导,专攻花鸟画,画风颇能展现台湾风土民情,并熔传统水墨元素与当代创作观念于一炉。接着,他又精研国学与书画美学,以宋代绘画美学取得文学博士学位。在创作与理论上,他成绩斐然,举办过数十次绘画展览;出版了画册10集,水墨研究、美学理论、艺术评论著作12册。他先后担任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历史博物馆馆长达18年之久,在台湾美术馆、博物馆界,树立起了现代化、企业化的典范。在艺术、教育上的贡献,使他获得了法国文化部的文艺一等勋章、社教奖章、文化奖章、国际传播奖章等。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