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陶渊明的游墓诗情与陶渊明墓地寻踪(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其实游墓是盛行于我国中古时代的一种名士风尚。在中古时代,游墓不是吊墓,也不是悼墓,游墓的目的既不是伤亡悼死,悲天悯人,更不是鼓盆而歌,显示旷达,其深层的意义是到墓园里聚会、娱乐,乃至隐居、读书和讨论学问。游墓是一种健康的高雅的有趣的生活习俗。游墓的情调是轻松的愉悦的美好的,既对逝者无伤,又为生者添彩,其内涵比西方人的游墓要丰富得多。墓园是许多名士隐居的地方。《世说新语·栖逸》第4条: 


    李廞是茂曾弟五子,清贞有远操,而少羸病,不肯婚宦。居在临海,住兄侍中墓下。既有高名,王丞相欲招礼之,故辟为府掾。


    墓园也是躲避政治迫害的处所。《世说新语·贤媛》第8条:


    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门人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


    这里说许允的妻子让儿子们躲到了家族墓地,一方面是为许允守墓,一方面也是为保全他们的性命,尽管如此,晋景王司马师(207—255)对他们还是不放心,于是就派遣钟会前往墓地查看虚实,而这几个孩子居然因为自然流露的平庸而免遭屠戮。《宋书》卷六十八《南郡王义宣传》说刘义宣诸子“恺、恢、惔、惇,并于江宁墓所赐死”,这就是发生在墓园里的政治谋杀案,可以为上引《世说·贤媛》的故事作注脚。但总的说来,在魏晋六朝时代,墓园里只是偶尔闪现刀光剑影,所以通常都是一个静谧、优美、深沉的好去处,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如《世说新语》载:


    殷渊源在墓所几十年。


    殷渊源就是殷浩,东晋著名的清谈家,曾任扬州刺史,人称“殷扬州”。他所隐居的“墓所”就是丹阳殷氏家族墓地。《世说新语》载:


    王仲祖、谢仁祖、刘真长俱至丹阳墓所省殷扬州,殊有确然之志。


    这里提到的王濛、谢尚和刘惔也都是当时的清谈名流。他们到殷氏家族墓园来看望殷浩,实际上是以进行清谈为目的的,这正是当时的名士游墓所包含的一项重要内容。《世说新语·识鉴》第26条:


    王恭随父在会稽,王大自都来拜墓。恭暂往墓下看之,二人素善,遂十余日方还。父问恭:“何故多日?”对曰:“与阿大语,蝉连不得归。”


    “阿大”是王忱的小名。王恭所谓“与阿大语”,就是与王忱进行清谈的意思。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是《世说新语·赏誉》第17条所记名士王湛的故事:


    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精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