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国学视角看热点:“中华脊梁”撑不起来的诚信(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君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
“中华脊梁”事件,引纷争无数,不少名人牵涉其中,最终结果却是一场骗局,公章被盗用,文件系伪造,这个以“中华”、“脊梁”为名的评选,不过是赚钱的把戏。而被冒用的单位给出的解释,却引来更多的怀疑。
究竟是什么让人们失去了对道德和诚信的敬畏,原本堂皇的名字变成赚钱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是什么让人们不再相信大多数的解释?
著名学者钱文忠说:“一切都可以被商品化、被消费,最终被消遣、被娱乐,还有什么是神圣的?”
逐渐丧失的公信力
“中华脊梁”被曝收9800元会务费,文件中的主办单位出面澄清,说文件系伪造,名称被冒用,然而,此解释一出,非但没给事件画上句号,反而引来了更多的怀疑和不信任。
钱文忠说:“在过去,单位或者组织说话,一般人都会信。但如今,人们首先是怀疑,然后越解释越怀疑。出现这样的变化,好的方面是社会进步了,人们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意见,不再盲信。而坏的方面,则是公信力的丧失。”
公众有自己的意见,这是好事,但是当这种意见变成不信任之时,则更需要担忧。钱文忠说:“这些年我国经济发展得太快,因此造成了很多问题。已经被注意到的,如环境、生态、资源、发展均衡问题等,如果不解决,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然而,少有人注意到的是,我们已经付出代价的是精神的、文化的问题。当公众的不信任发展成普遍现象时,我们需要的是更深层次的、高度的重视。”
钱文忠提出,这个时代,要保护的,绝不仅仅是环境,他说:“基本的伦理,诚信,都需要保护。应该树立一种诚信和伦理保护的意识,建立保护的机制。网络上,很多的言论、事例,往往是非混淆,这应该引起警惕和注意。”
泛经济化下的危局
“中华脊梁”的骗局被揭穿之后,引起众人的愤慨,连这样堂皇的名字,都变成了骗钱的手段,还有什么崇高和敬畏?
钱文忠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没有问题。三十年前,开放之初,中国的经济濒临破产,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建设经济理所当然。然而当经济发展起来之后,文化建设、精神建设也应该同步起来,否则就会出问题。”
当物质和精神失衡,引来的就是道德和伦理的危机。钱文忠说:“经济建设是正确的,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泛经济化。中国历史上,货币或者金钱的作用,从未如此之大。人们都相信,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忘了,或者忽略了它的前提,金钱不是万能的。所以,泛经济化的今天,一切都被商品化,都可以被消费,进而可以被消遣、被娱乐,还有什么是值得敬畏的?”
这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当下的普遍现象,钱文忠说:“这起事件,除了名头用的很大,其实事情并不大,但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却值得重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