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专家学者:当下的学风文风需要改改了(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国学术界应重视经验调查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锦清认为,“意气很重,语词混乱,对现实摸不到边”,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多方面,一是研究人员的培养方式存在缺陷。我们的研究人员,一般是从小学通过考试一路读到博士,毕业后就做研究。读的书基本是西方著作,中国学者写的书很多也是几本同类翻译书的改版,缺乏创新。
二是西方的话语模式。100多年来,从严复到现在,那些在西方历史和经验背景里被不同的学者提炼在不同的理论框架内的不同概念,大批地输进中国。这些概念输入中国以后,要求执行两个权力:认识中国与改造中国。于是中国自己的经验被贬低成应该被改造的对象,而且是没有深度的对象,沦为论文的注释,正文被西方中心主义的西方概念所占据。曹锦清认为,这样的话语模式颠倒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验应作为正文,而西方的经验和理论应当作参考和注释。
三是理论的不自觉和理论的不自信。近百年积贫积弱,屡战屡败,西方中心主义已经内化为中国知识分子一般的知识结构。曹锦清说,向西方学习时,这个内化过程是必要的,但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学术来讲是致命的,这就是理论的不自觉和理论的不自信。中国这30年如此快速地成长,一个民族如此具有突破性的伟大复兴运动,在许多学者眼里却显得枯燥乏味,因为不符合西方理论标准。目前社会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没有历史视野,没有对中国经验当下的感受。这样读出来的博士去研究中国问题,他除了把西方的概念理想化,用来做评判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尺度外,没有其他出路。但是他写出的文章销路却有可能非常之好,因为他宣扬了一种情绪,转型中弥漫在各个阶层中的不满情绪。尽管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学术见地,对中国的认知毫无作用。
曹锦清认为,中国的学术界应重视经验调查。因为调查研究,是阅读当下中国最重要的或者说是最基本的方法,没有调查是没有发言权的,尤其是面对变动的中国时,对中国正在展开的伟大变革的复杂性我们应该充满敬畏之心。无论是决策者还是学者,抑或正在通过学习准备成为学者的社会科学学科的学生,应把变动当中的中国社会这本大书,作为第一本要阅读的书。
曹锦清还批评了文风中存在的问题。他说,文风要朴实。而当下在像社会学这样以经验研究为主体的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种会议上,各种文章经常陷入在应该如何如何的“絮絮叨叨”的怨恨之中。而实际上,所有的概念都要有指称,没有指称的概念是没有用的。(庄建)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