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儒家“和为贵”思想在政工实践中的运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丽水日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但儒学所最终追求的则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而“和”则是儒学的精髓。继承这一思想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政工实践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把追求和谐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孔子曾经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说整个世界万物是顺时和谐的,人也应该以和为贵。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命题,是在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吸收了新的元素,赋予了新的内涵。我们说和谐其实包括自然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身心内外的和谐,整个社会是个普遍和谐的整体。儒家文化传统中的和谐理念,可以历练我们的思想,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市场经济社会,一个单位、部门、企业,能否健康发展,是否团结和谐,是一个重要的条件。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不公平竞争杂于其中,使得人们之间多了些剑拔弩张,少了些和颜悦色。不少单位祸起萧墙,大动干戈,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情绪,继而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作为现代的政工干部(当然也包括领导者、管理者),首先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就必须把握“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准则。应当有“和为贵”的思想,应当有维持“和为贵”的能力与技巧,要善于做思想工作,对矛盾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更不能绕开矛盾,回避矛盾。二、追求和谐,就要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就是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孔子这里所说的“和”是追求对立面的协调、统一。所以“以和为贵”并不是盲目追求一致、同一、没有自我,而是要通过各种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的最佳结合,这是人们处理矛盾、对待差异所采取的积极的态度和方法。作为现代的政工干部,在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尊重这种差异,以至求同存异,解决主要矛盾和问题。要做到这点,必须建立在充分的理解、尊重、信任和沟通的基础上。理解是尊重的前提,在理解基础上的尊重才有可能发自内心。尊重对方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只有尊重对方,才能激起对方内心的共鸣,也只有尊重对方,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而相互的尊重,才有利于信任的建立和有效的沟通交流。信任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只有互相信任,才能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意见和建议,才能达成共识,然后通过沟通寻求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方法。三、追求和谐,必须以民为本,施以仁政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似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领导者如果以德治路线来进行管理,那么他就会像北极星一样,位居于天的中枢,而其他星星都会围绕着它而转动。一个组织中,如果大家都能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围绕着领导者的目标、宗旨、价值观、道德规范而行动,那么这个组织必定处于最佳状态,而欲达此目的,最好的办法是实行“德治”,即用道德诱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那么他们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做到人心归服。因此,作为政工干部(包括领导干部)起码要做到三点:一是要以民为本,心中装有人民,想为人民所想,谋为人民所谋。二是要重视道德教化,大张旗鼓地宣传正面典型,提倡并身体力行具有时代精神的道德观、价值观。三是要注意“正己”,带头端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作风,那么“其身正,不令而行”。如果政工干部自身不正,就难以做好别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那么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也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了。作者:叶再彬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