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系统建构刍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如果根据研究对象存在的文化空间进行划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中心和主导地位的是乡土文学(包括田园文学以及部分山水隐逸文学),这并不仅仅以作品数量多寡为衡量标准,更因为古代作家群体具有相当自觉的乡土意识,价值取向上普遍将自然以及能够体现自然之道的山水田园风物、田园生活作为审美对象,在其观照视域中,城市更多地充当着“他者”的角色,以乡村为本位反观城市的视角与方式,既构成了古代城市文学独特的话语表达形式,也赋予了城市文学不在“中心”的历史地位。正因如此,城市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成为抒情和叙事的“背景”,相关材料比较杂散,城市文学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特色缺乏总结提炼,被推崇为精品的文本不多,故难以在文坛上与乡土文学争辉。 
  与此相对应,当代学者一直对古代田园文学和山水文学保持着浓厚的研究兴趣,在自觉的研究意识指导下,逐步建构起完整而科学的研究系统。相比之下,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古代城市文学的研究价值并不与其历史地位构成正比关系,事实上中国古代作家群体因与城市的不解之缘,而成为城市文学创作的主力军,尽管由于农业文化传统所铸就的“乡土情结”的作用,“叶落归根”,“富贵而归故乡”被社会绝大多数成员视为理想的人生归宿,城市只不过是个体生命中的驿站,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城市的观照与书写。无论匆匆的过客抑或成功的进入者,城市总会在留下他们足迹的同时,向他们心灵世界投射自身的光和影,城市之于文人作家的重要性不仅仅因为标志另一种外部生活环境或另一种生活方式,更在于它参与了个体的人格建构,并成功地转化为艺术创作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城市与其创作的关系,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古代作家的生存状况与历史遭际。更为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生长于农业文明的港湾里,社会个体成员毫无例外地具有“农村”背景,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向往和欣赏城市生活,纷纷离开农村,选择新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显然具有“告别昨天”的文化意味。“告别”虽未构成解构和颠覆,并且从未真正“告别”,但毕竟表现出对一种后起文化方式的认同趋向。人类在改造自然、建设城市的实践活动的同时,也以渐进的方式不断改变着自身,研究古代城市文学,无疑可以更加清楚地勾勒出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足迹,赋予古代文学研究以当代意义。此外,城市文学与乡土文学具有互补、互动关系,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内部构成,同样不能缺少城市文学研究这一重要环节。 
  建构古代城市文学系统研究框架,首先必须厘定城市文学概念,明确城市文学特质。城市文学是指以城市生活和城市居民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文学,其内容围绕凸现城市特点这一中心向不同层面展开,具体包括勾勒城市风貌,书写城市印象,表现异于乡村的都市生活形态,彰显物质欲望,描写个体都市体验以及刻画各类市民形象等。城市文学的本质与特色归根结底决定于城市的本质与特色,中国古代城市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兼备政治统治、文化整合、经济推动三重功能,尤以政治功能最为突出和重要,虽然它与西方近现代城市以乡村为对立面,以脱离自然、悖离传统为崛起前提完全不同,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仍然逐渐具备了区别于乡村的鲜明特质,例如以人与人、人与物为主要关系结构,崇尚创造力量,淡化无为意识,张扬世俗精神。城市生活浓厚的政治色彩、商业色彩以及大众化色彩,经由创作主体心灵的感受与投射,赋予城市文学文本相应的文化风貌,功利性(包括政治功利和物质功利)、世俗性、娱乐性构成了古代城市文学最核心的意义要素。 
  系统多层次、多侧面的结构特点,要求研究者必须对城市文学的存在形态给予其时态观照,根据对象的构成状况确立不同的研究切入点。参照古代乡土文学研究的模式,可以按照文本体裁的不同,对历代散文、辞赋、诗歌、小说、戏曲进行分体研究,深入考察作为“外形式”的体裁是如何规定与影响作家的观照角度和言说方式的,其中京都大赋、都市赞歌、市井小说、地方戏曲无疑应为研究重点。同时,也可以针对文本表现对象的不同,进行诸如“商贾文学”、“妓女文学”、“仕宦文学”、“都市游侠文学”等中观层面的专题研究,着眼于对象的社会身份,探讨不同阶层市民的生存状态及其精神世界在文学中的表现及其意义,突出城市文学独特的文化风貌。此外,还可以根据文学接受对象与传播范围的不同,建立士大夫文学与市民文学的二元研究模式,其目的在于从宏观上把握城市文学在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方面所存在的内部差异,揭示城市文学内在构成的异质性。 
  建构城市文学研究体系,重要的一环是对城市文学发展状况作历时性把握,展开文学史写作。就本质而言,文学史写作是对相关文学文本、文学现象、文学事件的叙事和阐释,既具还原历史的史学价值,同时又带有明显的阐释学性质。写作者一方面必须对大量的第一手文献资料进行甄别筛选,分门别类之后进行纵向的排列组合,通过客观细致的描述清晰地凸现城市文学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还需要在认真解读文本、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进行提炼,作出具有学理性的阐释,充分揭示研究对象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对城市文学的创作成就与历史地位给予准确的评价,从而完成意义指认与价值评判任务。 
  无论分类研究抑或文学史写作,不可避免要涉及城市文学创作主体的研究问题。古代城市文学创作队伍构成具有多元化倾向,创作主体家庭出身、生活环境、思想意识、文化教养诸多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文本价值取向的分殊,以及作品审美趣味的雅俗之分和艺术成就的高下之别,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作家队伍的构成状况,紧扣每一位作家生存背景中的城市遭际,深入剖析主体的思想意识和心灵体验,才能够真正获得解读文本的密码。同样,城市文学史的写作也离不开创作主体心路历程的展示,而作家审美意识的嬗变往往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史的勾勒实质上就是将人在历史中的不断显现联结起来,如果不了解作家队伍的发展演变情况,就难以写出完整意义上的城市文学史。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